房仲恐爆千家倒閉潮?專家曝房市「3大致命海嘯」 比金融風暴更慘
專家示警,房市陷入存亡危機。(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央行自去年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臺灣房市快速降溫,相關產業也陷入寒冬。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全臺房仲家數高達9256家,但隨着交易量持續下滑,專家預估到今年底,恐有超過1000家房仲門市面臨歇業,這波「金龍海嘯」對房市的衝擊,可能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
臉書粉專「賣厝阿明 知識+」指出,2025年上半年六都房市交易量暴跌26.6%,創下2018年以來新低。房市寒風不僅打擊買氣,三大致命衝擊更席捲全臺,掀起一場市場風暴。
第一波衝擊:央行信用管制政策「溯及既往」效應
該政策不僅針對新購屋限縮房貸,也波及先前已購預售屋族羣。一位新婚購屋族表示,四年前買進1300萬元預售屋,原預估可貸八成,如今銀行只肯貸七成,需臨時多籌上百萬元現金,差點面臨違約。這種「化療式打房」手段,導致建商、代銷、房仲同時陷入資金斷鏈危機。
第二波衝擊:公股銀行房貸緊縮
據銀行業者透露,多數公股行庫對新房貸幾乎停止承作,即便放款也嚴格徵信。資金緊縮導致房仲業設立家數急凍,今年上半年全臺僅新增70家,遠低於往年同期的百家規模,預示產業即將面臨一場大洗牌。
第三波衝擊:威脅25萬名從業人員生計
包括營建、代銷等上下游產業都受到波及,影響高達25萬從業人員。業界呼籲政府應滾動式檢討打房政策,在遏止炒作之餘,也應爲剛性需求留有喘息與生存空間。
粉專提到,臺中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林志雲坦言,這波房市危機比金融海嘯更嚴重,業者紛紛轉型求生,包括投入都更、社宅租賃、海外置產仲介等多元領域。他也提醒,在政策未鬆綁前,房市「寒冬」可能還要撐上一段時間。這場危機是否成爲轉機,仍有待政策走向與市場反應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