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 “鬆綁” 外擺 燃旺城市煙火氣
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消息,今年以來,浙江嘉興市以放管結合的方式爲外擺經營 “鬆綁”,既讓城市 “煙火氣” 加速回歸,也爲商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目前,全市已開設商業外擺場所 109 處,2126 戶商戶從中受益,累計增收超 3175 萬元,城市消費活力持續攀升。
爲讓外擺經營規範有序開展,嘉興市率先出臺《進一步規範外擺經營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條工作指引》,從制度層面爲外擺經營定下 “規矩”。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商業佈局和市民需求細化方案。像桐鄉市推行自有用地內 “一次性報備”,外擺時間放寬至 24 小時,大大減少了商戶的備案成本;海寧市則劃定 5 大商圈、6 個綜合體及 46 個便民設攤點,讓便民服務離羣衆更近。
在佈局外擺點位時,嘉興市充分傾聽民意,通過多種方式讓點位設置更合民心。秀洲區召集村委、村民和商戶代表開圓桌議事會,一起商量外擺點位;南湖區實施分區治理,明確 “絕對禁止”“相對禁止”“引導” 三類區域;桐鄉市列出 9 條 “負面清單”,嚴禁擠佔道路、污染環境等行爲,確保外擺 “有序不混亂”。
豐富的特色業態,讓外擺經營更具吸引力。海寧市把風和麗苑小區周邊的 “隨意外擺” 變成 “有序內擺”,開闢 16 個 “共富攤位”,方便居民就近買賣;平湖依託東湖、明湖景區和南河頭歷史文化街區,將外擺與風箏節、櫻花節等活動結合,讓文旅與消費深度融合;海寧市打造的 “潮鄉記憶” 外擺示範圈,聚集了商場、商業街和集市等豐富場景,“五一” 期間客流同比增長近 35%,老商圈煥發新活力。
爲保障外擺經營井然有序,嘉興市實行 “一活動一對接、一活動一方案”,配備充足的消防、安保力量,及時排查隱患,還延長了外擺集中區域的道路保潔時間。多部門聯動執法,對網紅打卡點採取 “一點一策” 的監管方式,同時通過統一報備、掛牌公示和優勝劣汰制度,讓外擺經營既充滿活力,又守住文明底線。(實習生: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