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女性發病率爲男性2倍,孕婦高達4倍……該如何預防?

缺鐵性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根據WHO報道,男性成人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約爲10%,女性爲20%以上,孕婦平均患病率爲51%,發達國家平均爲20%,發展中國家平均爲40%~60%,我國爲35%左右。

根據我國的文獻報道,北京地區育齡婦女缺鐵性貧血患病率高達31.2%,山東省爲30.1%,深圳市孕婦患病率爲52.40%。

育齡期女性爲什麼容易患缺鐵性貧血?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由於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紅細胞生產減少的引起的貧血。臨牀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爲特點。

人對鐵的需要量因不同年齡和生理而不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標準,成年男性每日對鐵的適宜攝取量在15mg左右;而成年女性每日鐵的適宜攝取量在20mg左右,因爲女性生理特徵的特殊性,比男性更需要鐵,所以鐵也是所有營養素中唯一的一種女性的推薦量大於男性的營養素。

女性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鐵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失血過多等原因,都可以引起育齡期女性缺鐵性貧血。

1、鐵攝入不足:偏食、挑食、節食,含鐵食物攝入不足,都容易導致鐵攝入不足。

2、經期失血量大: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30天左右一次,經期持續時間爲1周左右,平均下來的經血量約爲20-60毫升。如果每次月經持續時間超過一週、月經週期短(20~26天),經期失血量超過80毫升,就可能引起貧血。

3、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多數有月經量的增多或經期延長的症狀。如果長期有這種表現,應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子宮肌瘤。

4、懷孕:懷孕期間,孕婦對鐵等營養物質的需求增加,如果沒有及時補充營養,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5、患有胃腸道疾病:某些胃腸道疾病,如腹瀉,容易引起鐵吸收障礙,導致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症狀

1、容易疲倦: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紅細胞內含有的血紅蛋白可以與氧氣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將氧氣運輸到機體需要的組織器官內;同時,血紅蛋白也能與二氧化碳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將二氧化碳運輸到肺部排出體外。缺鐵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合成不足,紅細胞運輸氧氣的能力受限,組織器官需要的氧氣無法得到供應,就會出現乏力、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心跳加速、嗜睡等症狀。

2、皮膚粘膜蒼白:由於供氧不足,體內的血液有限供應腦、心臟等重要臟器,而對缺氧比較耐受的組織器官,如皮膚、粘膜等的血液供應減少,表現爲皮膚、眼瞼內粘膜等變白,特別是在口脣、指甲和耳垂等部分更爲明顯。

如何預防

1、均衡飲食,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及含鐵食物:如魚、蛋、肉、奶、蔬菜、水果及動物肝臟等食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2、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獼猴桃、橙子、西紅柿等。維生素C能夠幫助鐵的吸收和利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就能使人體對鐵吸收率增加2~3倍。

(圖片來源於網絡)

3、減少攝入含鞣酸高的食物和飲品:咖啡和茶葉中咖啡因,會降低胃腸道對食物中鐵的吸收;藥物中,如抗酸劑、鈣劑、鋅製劑都能影響鐵的吸收;富含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會影響鐵的吸收。

如果通過飲食和改善生活習慣仍無法糾正貧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必要時使用藥物干預糾正貧血症狀。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這個病女性發病率爲男性2倍,孕婦高達4倍……該如何預防?-----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591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