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僵局待解 總統勿再耍賴
八二三國民黨七席立委罷免案全數未通過,加上七二六首波罷免投票,卅一席藍委全數安全過關,一年多來因「大罷免」造成的社會撕裂與動盪,終於落下帷幕。
爲了扭轉朝小野大的劣勢,賴清德總統訴諸「更大的民主」,推動「大罷免」大搞政治惡鬥,不僅花費大量社會資源還撕裂社會,造成人民間的仇恨對立。回顧前總統陳水扁時期,同樣在朝小野大局面下,扁政府與在野黨透過談判妥協,尚能推動多項重大政策。如今的賴總統,卻只想着鞏固綠營基本盤,企圖鬥倒在野黨以實現綠色獨裁;爲了添大罷免柴火而操弄反中情緒,還拋出「雜質說」分化臺灣人民,將總統團結國家與全民的職責拋諸腦後。
總統執意與在野黨玩零和遊戲,導致朝野僵局無解,許多重要法案與人事案遲遲無法步上正軌,導致賴政府一年多來,除了政治惡鬥外毫無亮眼政績。對此,多數民意在兩波大罷免投票及核三重啓公投,對賴政府投下不信任票。倘若賴總統還有身爲「公僕」的自覺,就應尊重多數民意、放下個人私利,與在野黨謀求和解。
此外,卓內閣的滿意度屢創新低,尤其應對中南部風災水災、與美國關稅談判的表現,廣遭各界質疑,甚至多位閣員施政或發言荒腔走板,民怨四起。賴總統若想挽回國人信任,應認真考慮大幅改組內閣,甚至內閣總辭。倘若仍不把多數民意當回事,繼續讓「信賴人馬」尸位素餐,相信明年地方選舉乃至二○二八年大選,人民會繼續用實際行動教訓民進黨。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面對朝小野大的現實,賴總統在去年勝選時曾承諾「溝通、協商、參與、合作,人事佈局不分黨派、用人唯才」,遺憾的是他並未信守諾言。
如今大罷免與核三公投完敗,正是國人「不信賴」的鐵證。奉勸賴總統謙卑接受多數民意,積極化解朝野僵局,專心應對內外挑戰,勿再耍賴操弄政治惡鬥,否則無以爲臺灣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