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願張開雙手 促成朝野對話

賴清德總統20日發表執政週年談話,再次定調臺灣的經濟路線會以市場爲導向。(陳俊吉攝)

一分鐘看懂賴總統就職週年談話

賴清德總統20日發表就職週年談話,他宣示,願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並指示國安團隊着手規畫,邀請在野黨主席聽取「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交換意見、共商國是。他也宣佈,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臺,並提升國發基金功能,呼籲朝野支持。

賴清德16日後幾乎沒有公開行程,僅19日晚前往醫院探視新北市三峽重大車禍傷者,但數日內他密集接受3家日媒,包括日本經濟新聞社、NTV日本電視臺《NEWS ZERO》節目、讀賣電視臺的專訪,以及國內財經雜誌與網路訪問,強化他的執政一年成績。

哀悼車禍開場 謹慎照稿宣讀

賴清德昨日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爲題發表談話。一開始,他先對三峽車禍罹難者表達哀悼,隨後全程神情嚴肅、謹慎地照稿宣讀。對於當前政局,他強調,臺灣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凝聚而成,他以先前朝野政黨共組美國總統就職祝賀團,並開啓五院國政會商爲例,希望達成和解、促進合作。

他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將指示國安團隊着手規畫,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爲何,都能以國家利益爲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爲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

對於臺美關稅談判進度,賴清德說,仍在持續進行,政府有爲有守,會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他引用聖經箴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說明臺美關係,朋友間難免有摩擦,但終究能磨合,即使意見分歧,只要有信任基礎、誠懇對話,就能更瞭解彼此,讓交情更深厚。

全程未提兩岸政策 日媒提問

他也宣佈,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臺,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佈局全球;另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協助國內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賴清德稍後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待主權基金立法後,會由政府掌握主要的對外投資,考慮前瞻性、必要性,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的佈局。他呼籲朝野都能夠提供寶貴意見,並在立法院給予必要支持。

賴清德在談話中,要求在野黨同意政府撥補臺電,但令人意外的,通篇演說未提兩岸政策。演講後,點名東森新聞、朝日新聞、經濟日報3家媒體提問,回答朝日新聞記者提出的兩岸相關問題時,重申以「四大支柱」維繫臺海和平穩定。

大陸國臺辦20日發佈答記者問,發言人陳斌華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仍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延續「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另一方面又宣稱願在「對等尊嚴」前提與大陸交流合作,企圖在「新兩國論」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對話的兩面手法了無新意、註定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3月13日賴清德發佈「賴17條」並將大陸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國臺辦當時迴應,字字句句直接點名賴清德本人,但昨日的迴應則以「臺灣地區領導人」代稱,批評力道已相對放緩。

朱立倫:賴應赴立院說明國政

對於賴清德邀請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簡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中華民國的挑戰絕非開完一場簡報就能解決,賴總統應親赴立法院說明國政,身爲執政黨的黨主席,黨對黨的溝通已經遲了一年,「我們隨時等待賴主席朝野溝通的電話。」

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也說,社會早已期待總統帶頭推動朝野溝通,奈何如今才提出相關構想,時機過於延後,若真要修補已撕裂的社會信任,賴清德提出的「坦率交換意見、共商國是」必須迴歸到無前提、無預設的狀態,才能讓對話產生實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