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興業率先表態申報AIC牌照,或引出頭部股份行雁行效應

財聯社3月28日訊(記者 樑柯志)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擴容有了新進展。近兩日,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相繼表態,將認真論證和準備申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牌照。

3月28日,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興業銀行要用好相關政策,比如現在監管推動資本計量高級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的設立等,興業都在做積極準備,爭取取得新進展。

3月27日,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業績發佈會也透露了AIC的申報進展,王良表示,對招行來說,設立AIC公司非常有意義。目前正處研究、論證過程中,此類事項需要經過董事會流程的審批,如有需要公告的信息會及時公告。

上海某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認爲,招行和興業的表態,相信會鼓勵更多的股份行和大型城商行考慮申報AIC事宜。就目前資本市場科技板塊和科技公司的發展氛圍來說,還是屬於銀行介入的恰當時機。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在互動平臺向多家股份行提問AIC申報工作,3月28日,平安銀行最新回覆稱,目前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此前,多家城商行在交易所互動平臺迴應稱暫未有申報計劃,如青島銀行在互動平臺回覆稱,將結合我行實際情況,綜合研判相關事宜;蘇州銀行則迴應表示,本行已發起設立蘇州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和蘇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暫未有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相關申設計劃。

比拼科技金融的新抓手

2024年年報顯示,科技金融增速可觀,如招商銀行科技企業22客戶數量達16.25萬戶,較年初增長18.71%;科技企業貸款餘額5,904.56億元,較年初增長9.73%;興業銀行科技金融合作客戶32.4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4.15%,科技金融貸款餘額9689.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68%。

王良認爲,一方面,允許有條件的商業銀行申請設立 AIC 公司,擴容政策有利於進一步補充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更好地支持科創類企業的股權融資,促進企業發展;另一方面,這對商業銀行也非常有意義,能更好地提升商業銀行綜合化服務能力,尤其在股權直投和投貸聯動的業務方面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不過,某大行廣東省分行信貸審批人士表示,科技企業作爲政策重點支持領域,加上各家銀行爭奪的比較厲害,貸款利率一般都會有較大的優惠,加上銀行業務越來越頭向早期企業集中,從風險和收益對價角度來說,難以完全對應。

交銀國際分析師萬麗分析年報後認爲,5家國有大行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後,從淨利潤表現來看,盈利規模總體呈現增長趨勢,但也受到項目週期影響,呈現一定波動性。

爭奪多元化金融牌照佈局

對於銀行母行而言,設立AIC未來變現出口更多在於資本市場。

王良介紹,招商銀行得悉政策以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論證,認爲旗下招銀國際在股權投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很好的投資成效;除了貸款融資需求以外,招行在股權投資方面能和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存在這樣的需求。

財聯社記者發現,除了國內總行投行部門之外,目前大行和頭部股份行均在海外佈局設立投行機構,比如建銀國際、農銀國際、中銀國際以及交銀國際、招銀國際等。

3月27日,某股份行旗下投行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有AIC牌照將會更有利於打通母行與相關子公司的業務通道,享受企業股權帶來長期效益。未來在母行資源的支持下疊加資本市場回暖,相信可以服務更多潛力科技企業。

此前,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發佈報告認爲,銀行可以通過金融牌照的整合和優化服務客戶的全生命週期的需求。目前國有大行多元金融佈局能力相對更爲完善,股份行中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佈局更早,但在實踐過程中也能看到像中信、平安、光大等銀行依靠集團全金融牌照優勢進行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