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民:積極爲立法建言 護航鄉村振興

原標題:

張義民:積極爲立法建言 護航鄉村振興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胡立剛

不久前,記者走進上海市閔行區浦錦街道蘆勝村黨總支書記辦公室時,張義民正伏案思考如何儘快推進村裡建於20世紀70年代的物業改造工程。這是村裡今年的頭號實事工程,如果順利完工,村集體收入將從眼下的900多萬元增加到1600多萬元,村民的分紅也會從6000多元增加到1萬多元。而他的辦公桌上,攤着兩份和全國鄉村全面振興有關的建議。2019年,張義民帶領蘆勝村幹部羣衆成功創建了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之後,他特別珍惜作爲上海市唯一一位村黨總支書記身份的代表資格,自覺把目光從閔行區轉向上海市和全國其他省市的鄉村振興事業。

“積極參與立法活動,護航鄉村全面振興,是我應盡的義務,2023年關於儘快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議案得到全國人大答覆,2024年順利通過該法,讓我切身體會到基層人大代表參與立法的價值,更加堅定了我積極參與立法、履職盡職的意志。”張義民說。

過去近10年,閔行區因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全國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區而廣受關注,2018年擔任蘆勝村黨總支書記以來,張義民和閔行區其他村書記們一樣,深入開展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張義民的第一個議案就是關於儘快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正是因爲該議案的質量以及在後續參與立法過程中的表現,張義民連續兩年應邀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參與了包括《民營經濟促進法》《黃河保護法》《耕地保護法》在內的29部法律的立法活動。

張義民的上述經歷,引起全國各地熱心於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人士的關注,這些人主動聯繫他,交流各種想法。張義民除了通過自身深入羣衆獲取民情,也因此獲得了更加豐富多樣的信息,聽到了更廣大人民的心聲。

“這段時間一直在充實完善今年的兩份建議。”張義民拿起辦公桌上的兩份建議遞給記者。一個建議關於保障和規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針對困擾鄉村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作出了相應建議。另一個是關於加強鄉村產業促進法立法的,也是當下熱議的話題。記者相信,只要是瞭解中國鄉村、關心鄉村振興的人士,一眼便能看到這兩個建議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記者手記

用心用情 爲農代言

張義民是上海唯一一位擁有村黨總支書記身份的全國人大代表,他能不能勝任,又以什麼樣的方式在履職盡職?畢竟,蘆勝村在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中並非“鶴立雞羣”,張義民本人也沒有特別耀眼的光芒。當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以來張義民倡導公平公正之風、帶領全村幹部羣衆推進鄉村振興的全過程,瞭解到他在積極參與立法活動中體現的價值及得到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普通羣衆的信賴,敬意油然而生。有如此用心用情、盡心盡責的基層全國人大代表,廣大人民的心聲不愁得不到上傳,鄉村振興的時代呼聲不愁引不起共鳴。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