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做實“三資”監督 護航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5日訊 近日,乳山市以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爲突破口,通過“分級監管+提級培訓+智慧賦能”三位一體創新實踐,打造農村“三資”管理閉環體系,相關經驗做法作爲唯一縣級市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交易規範化試點現場會上作典型交流,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動態分級監管 精準把脈開方
乳山市創新建立“紅黃綠”三色動態監管機制,將全市601個行政村按上年度測評成績精準畫像,60個紅牌村、300個黃牌村、241個綠牌村,形成“重點攻堅、常態監督、示範引領”分類管理模式。對紅牌村由紀委監委、審計、農業農村、巡察等部門開展“協同審計”行動;對黃牌村推行“市級輪訓+交叉互檢”模式,着力強化基層幹部業務素養,以實戰演練與案例教學推動制度落地;綠牌村通過鎮街自查鞏固提升,示範村佔比同比提高15%。通過差異化監管,全市農村合同規範率提升至99.2%,農村資產資源進場交易率達100%。
鍛造專業隊伍 夯實基層根基
針對農村財務人員年齡斷層、業務更新快的痛點,創新實施“雙輪驅動”能力提升工程。一方面開展經管幹部“礪劍計劃”,對77名鎮街經管人員實施“2個月脫產培訓+10個月實踐跟蹤”的全週期培育,系統提升政策執行、審計監督等專業能力。另一方面編制《農村三資管理實操手冊》,創新採用“導圖式流程+情景式案例”教學,明確29項業務標準、38個關鍵節點。更以“經小通”動漫IP爲載體,推出“每月一課”政策解讀系列動畫,通過可視化呈現讓制度“活起來”,累計培訓村幹部1200餘人次。
數字賦能監督 構建智慧生態
乳山市以“數智融合”重構鄉村監管體系,搭建“智慧農經+智慧監督”雙平臺,設置資金異常、費用風險等4類預警模塊,動態監測全市行政村160餘萬條“三資”數據,累計處理預警5600餘條。通過“拉網式”覈查排查合同1.4萬份、資源資產4.2萬宗,建成“一村一地圖”空間數據庫,實現全域資源資產精準落圖與動態監管。創新推出“陽光村務”APP,集成零工管理、資產地圖、財務收支等模塊並接入“監督一點通”,形成“數據共享—智能預警—全程追溯”閉環管理,平臺訪問量達87.9萬次、公開信息3.8萬條,村民可實時監督村務,羣衆訴求辦結率達100%。
“我們將持續深化‘制度創新+科技賦能’雙輪驅動,讓農村集體‘三資’在陽光下運行,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築牢根基。”乳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市農村集體資產總額較整治前增長12.3%,走出了一條具有乳山特色的農村治理現代化新路徑。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通訊員 王文琪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