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爲專欄》盧蔣雙劍合璧 挑起藍營重擔

盧蔣聯盟合則兩利。(資料照)

在723反罷免大戰取得卓越戰果後,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登場,此時又傳出臺中市長盧秀燕考慮不參選黨主席,將會「做好做滿」臺中市長直到明年底卸任。

面對未來2026、28兩場關鍵性的大選,被藍營與支持者寄望甚深的盧秀燕選不選國民黨主席,本就各有利弊;如果她確定不選,國民黨如何充分結合所有的人才與力量,在2028最後的機遇裡重返執政,便需要智慧的綢繆與默契,不容又是見招拆招、摸着石頭過河,在不斷內耗中把一盤好棋下到爛。

首先要釐清的是,選不選黨主席和選總統是兩回事,就目前的綜合條件與表現而言,盧秀燕仍是代表藍營出戰2028的首席人選,她不選黨主席,並不意味她不選總統。而從過去的實務運作經驗來看,選總統者若能同時掌握黨權,就能在黨組織資源與指揮事權上獲得統合,更能有助總統大選的輔選運作而勝選。

但盧現在似乎另有考量,她不選黨主席,包括信守對臺中選民的承諾,不會提前落跑;避免國民黨提前內耗;爲斡旋將來的藍白合,保留更大的高度與空間等理由,其實也都說得通。而最重要的是,盧選不選黨主席最後的目的應該都是爲了有助2028的勝選,否則一切都是白搭空談。

藍營從2020年韓國瑜到2024年侯友宜,都是先盛後衰,先在地方選舉取得勝利,1年多後卻在大選慘敗。此番盧秀燕則擁有之前韓、侯所欠缺的三大優點:一是她剛好做完兩任臺中市長,沒有帶職參選的問題;二是她歷任立委、直轄市長,從政資歷完整,對重大政治議題的認識與表達清楚;三是她對重大政治問題都會適時積極表態,不會過度不沾鍋。

國民黨現在擁有十年來最鼎盛的人才陣容,其中盧秀燕與臺北市長蔣萬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堪稱藍營雙子星、領頭羊,因此不少支持者希望蔣應可提前出頭選總統,或者蔣可搭配盧選副總統。然而如此一來,除了蔣又面臨中途落跑的質疑,馬上面臨的便是臺北市長將空出改選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是必須考量值不值得的風險。

盧如果確定不選黨主席,誰來做黨主席便需要一個盧極信任,而且能與盧充分配合的人,此時蔣萬安的角色便凸顯出來了,無論是資歷輩分、交情互動、成長曆練等基礎,還有盧蔣二人的姐弟之情、信任度與形象號召力都是頗佳的。在這種情況下,由蔣萬安任黨主席,全力輔選盧秀燕選總統,便是「盧蔣合」真正務實的搭配。

當然在特殊時期,如前臺中市長鬍志強、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都有其超脫藍營權鬥、具備整合力與魅力的條件,也是擔任國民黨主席的不錯人選;但蔣萬安任黨主席更有另一層積極意義,因爲蔣遲早將擔當藍營領袖大任、進取大位,先任黨主席將可適時歷練,熟悉地方與國會大選的人脈操兵,累積他更紮實的聲望與實力,這也將使黨主席的操作更有其正當性與功能性。

盧蔣聯盟合則兩利,分則必敗,雙劍合璧,應該合在當合之處,而非亂合,以致碰撞折劍!(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