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爲專欄》藍綠反共的虛與實

426藍軍訴求的「反綠共」道理甚明:民進黨批判大陸獨裁,自己在臺灣卻大肆打壓在野黨、箝制言論自由,有何資格「五十步笑百步」?(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臺灣的政治與選舉中,如何穩定「兩岸關係」絕對是需要智慧謀略、理性思辨的嚴肅課題,但敢不敢「反共」卻是一種不必專業、只要民粹,操作起來最廉價的包裝手段。如今時移勢易之下,這塊領域已成了民進黨的提款機,更成了國民黨的罩門;綠營大罷免攻勢日亟,藍軍426凱道大抗爭,都可看出這種藏在藍綠DNA裡的微妙攻防。

民進黨善於抹紅對手,從中「吃紅」得利,多年下來早成慣性,即使引用荒謬類比、自我邏輯錯誤也不自覺,就吃定國民黨缺乏有力的論述反駁。最明顯的例子是,賴清德總統反擊426凱道大抗爭,說這些羣衆應該到天安門去抗議習近平,渾然不覺自己正是臺灣選民選出的中華民國總統,竟要自己國家子民去抗議綠營口中的「外國」元首,這種自我矮化、自甘墮落的論調,真的只有自曝其短可以形容。

426藍軍訴求的「反綠共」雖然引發了外界不同看法,但其實道理甚明、無須狡辯:一是民進黨批判大陸獨裁,自己在臺灣卻大肆打壓在野黨、箝制言論自由,有何資格「五十步笑百步」?二是綠營整天喊着抓共諜、打壓陸配、抓文字獄,自己卻在府院用公帑養共諜,事發後還反操作說因反共纔會被滲透,如此雙標且顛倒黑白,也只有民進黨纔敢這樣吃定綠營支持者!

在臺灣有兩個現象無論藍綠都有共識:一是從歷次民調來看,支持兩岸統一的都只有1成左右、儘快統一的更少,而反共顯然是反統的重要原因,這是藍綠都不敢違逆的政治現實;二是一到總統選戰,反共強度的表態便成爲綠營慣用手法,連現在的大罷免,綠營也以反共爲訴求企圖團滅「舔共」的國民黨。如此民粹演變下去,立法院從審查政策、預算無法制衡監督,到社會不準異議批判,一切只要反共喊得兇就行,不從就是舔共賣臺,這不是一路走向極權法西斯,什麼纔是!

要戳穿民進黨「反共」截頭去尾的兩面騙局其實並不難:一是過去國民黨長期的教育既是反共,更是爲維護髮揚中華文化,綠營卻不斷扼殺中華文化;二是綠營搬出兩蔣反共來說嘴,但兩蔣絕不主張臺獨;三是國民黨過去只反共產黨政權,而全力爭取大陸人民的認同支持,但綠營卻連大陸人民也棄絕不顧;四是綠營對「中華民國」完全只是假意迴護,把她作爲邁向臺獨的墊腳石而已。

說白了,反共在臺灣雖是政治與選戰現實的主流,但關鍵還是在爲何反?如何反?前者,反的應是其威權專制,要的是民主自由、法治人權,而非連同大陸如今的發展成就亦故意視若無睹,中華文化的優良養分也刻意揚棄。後者,兩岸的實力差距今非昔比,臺灣不想變成烏克蘭,就不應暴虎馮河,把希望單向寄託在川普;更不應爲遂行權力壟斷,把主張和平交流的人都打成舔共賣臺。

能不能比敢不敢更重要,現在的反共必須跳脫過去仇匪、恨匪的民粹操作,要反得有理有據更有力,而且更多元、更有智慧與謀略,才能爭取更多的合作與支援。大陸已變得更進步、更有手段,面對大陸文攻武嚇、全球經濟影響日益強大下,像民進黨這樣反共沒真本事、反中傷自家根本、抹紅只會欺負自家人的搞法,很快就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