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建立“燕趙山海•公益檢察”研學基地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雯

警惕地環顧四周,小心翼翼從鳥籠中探出頭,兩隻鳥中“清道夫”——禿鷲迫不及待地舒展雙翼,直擊雲霄……

爲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沽源縣人民法院、沽源縣人民檢察院等單位,走進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開展“黨建引領生態路 法治護航綠意濃”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伊始,與會人員首先進行“燕趙山海•公益檢察”研學基地揭牌儀式,張家口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黨支部書記與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共同爲基地揭牌。隨後,法檢系統黨員幹警共同進入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鳥類救護站進行觀摩,詳細瞭解救護站的運行機制、收容救護的鳥類種類、傷病救治流程、野化放歸標準,以及司法機關與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成效。

“此次放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禿鷲,不僅是對‘司法護航 生命迴歸’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法檢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直觀體現……”張家口市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嚴格遵守科學放歸程序的前提下,黨員幹警與救護站工作人員通過將已完全恢復健康並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鳥類放歸自然,更能切身體會到司法保護帶來的生態效益,黨建聯建共建活動的實踐性和感染力得到充分彰顯。

此外,法檢系統幹警着眼野生動物保護,還聯合開展“愛鳥護鳥——保護生態多樣性”主題法治宣傳活動。此次主題黨日聯學聯建,以司法力量激活生態保護“神經末梢”,以“一個研學基地、一次野外放飛、一場普法活動”的立體實踐,將檢察職能從個案辦理延伸至系統治理,縱深推進生態保護與法治建設互融共進、落地見效。

“通過‘基地揭牌+實地觀摩+公益實踐+黨建創建’模式,不僅強化了黨員幹警的黨性修養和專業素養,更有效提升了運用公益訴訟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能力和水平,爲持續擦亮張家口生態底色、繪就燕趙大地更加濃郁的‘綠意’注入了強勁的法治動力……”沽源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儲躍飛說。

據悉,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動物222種,是全球九大水鳥遷徙區和世界八條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之一,每年到此停歇的鳥類多達170多種。近年來,張家口市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針對溼地周邊非法捕撈、非法放牧等問題梳理案件線索6件,並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鳥類救助站目前已累計救助禿鷲、黑鸛、赤麻鴨、雕鴞、灰頭綠(啄木鳥)、紅腳隼、小天鵝等各類鳥類470多隻,其中300多隻“藍天精靈”經過精心餵養、治療,現全部康復並放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