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人林中道歉背後:68億美元“生死戰”,旭輝能上岸嗎?
“作爲企業掌舵者,在過去規模擴張時未能把控好風險,致使企業陷入困境,讓信任的夥伴承受壓力,代表董事會向各位債權人表達深深歉意。”旭輝控股董事長林中在5月13日的境外債重組方案說明會上致歉。
林中,作爲“林氏三兄弟”的老大哥,白手起家,成立旭輝,就在出險前的2021年,旭輝的銷售額曾一度達到了近2500億元。
時鐘定格在2022年,旭輝“暴雷”,經營情況急轉直下。
聲稱“絕不躺平”的林中也不諱言:“沒想到自己50多歲了,還得經歷如此人生的變故和轉折。”
900多日夜,68億美元“生死戰”
說明會上,林中提道:“在近900多個日夜的境外債務重組過程中,方案反覆調整給大家帶來諸多麻煩,不過即便在最艱難時期,雙方仍以建設性姿態不斷磨合。”
在歷經近900多個日夜後,旭輝境外債重組迎來重大進展。目前,其境外債重組方案已獲得近90%債權人支持,超過75%的法定門檻。
根據香港高等法院批准的時間表,債權人投票將於5月26日下午5點截止,5月28日完成法律文件提交,最終結果預計在6月3日債權人會議上揭曉。
旭輝境外重組負責人朱皋鳴介紹,此次重組涉及的債務本金總額約爲68億美元,涵蓋12筆債券和13筆貸款。針對不同債權人的風險偏好與資金安排需求,分爲短期削減債務、中期債轉股及長期保本降息三類核心安排。
旭輝首席財務官楊欣透露,境外重組的主流方式爲債轉股,境內主要爲以資抵債。在談及債轉股安排時,楊欣建議債權人優先考慮該選項。他認爲,債轉股有助於優化旭輝的資本結構,爲債權人提供流動性退出機制及未來潛在增值機會,轉股後的利益一致性也將有助於加強旭輝與各方之間的合作基礎。
事實上,在出險900多天來,這已經是旭輝推出的第三版境外債重組方案,而這版方案的推出,正是“林中親自談的結果”。
據旭輝內部人士透露,自從旭輝出險後,林中就頻繁往返上海、香港兩地,持續與金融機構、債權人代表商談、溝通,加快推動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
歷經千帆,旭輝此次能否“上岸”?
爲獲取更多債權人對債轉股的支持,林中介紹了旭輝當前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計劃,以展現旭輝的“造血”和“復甦”能力。
林中強調,旭輝活下來的一個“前提”,即旭輝是少數重組前仍擁有百億歸母淨資產的民企,可以通過重組收益確保淨資產充足,規避資不抵債的風險,爲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才隊伍的穩定令林中感到欣慰,其表示,這是旭輝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三年寒冬中,旭輝核心團隊建制完整,基層員工敬業如初,支撐了27萬套的高品質房源交付,也獲得投資者實地調研認可。”
林中預估,旭輝後續將歷經五個階段:通過債務重組修復資產負債表、逐步修復信用、經營留存一定資金後在安全邊際內審慎拓展、新發展模型下恢復盈利、恢復分紅。
截至2024年末,旭輝控股集團有息負債降至866億元,較峰值壓縮超30%。此次重組完成後,旭輝信用債規模將縮減50%以上至300億元以內,存量債務久期延長至9-10年,利率降至3%以下。
“這相當於爲企業注入490億元流動性。”楊欣表示,公司計劃用前兩年時間修復資產負債表,2027年後逐步恢復投資能力。
完成債務重組後,旭輝將如何“站起來”?
對此,林中也描繪了清晰的模樣:債務重組後,旭輝將堅決摒棄房地產過去的“三高”模式,轉向“低負債、輕資產、高質量”發展路徑,聚焦三大核心業務板塊:穩定的收租業務;高度聚焦自營開發業務,收縮深耕少數核心城市;大力發展房地產資管業務,學習美式開發商經驗,向鐵獅門、黑石方向發展。
作爲出險民營房企的代表之一,旭輝能否順利“上岸”不僅深受行業關注,更爲關鍵的是,如果旭輝完成此次重組,將成爲民營房企成功“上岸”的又一面旗幟,爲市場注入新的信心。
從最初的“絕不躺平”到如今的“民企如勁草”,林中也在最後道出心中的答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