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部長」 顯露川普戰略企圖

(圖/取自DVIDS網站)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11日在其真實社羣平臺(Truth Social)發文稱:「戰爭部長彼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今天早上在福斯新聞表現得很出色,談到現代武器與戰爭。同時也感謝佈雷特‧維利科維奇(Brett Velicovich),他真的非常瞭解這些『專業內容』。我們真的正在邁向成功。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這段表面看來平凡無奇的貼文,遠非一時口誤或隨興之作。川普透過「戰爭部長」用語,透露出他試圖重塑美國軍事戰略企圖,從「防禦」轉回主動出擊的「戰爭」模式。

「戰爭部長」職稱並非新創,而是美國政府1789年至1947年使用的正式名稱,直到冷戰初期,透過《國家安全法》改名爲「國防部」,彰顯以防禦爲中心的軍事策略。川普選擇使用這個舊名,絕非偶然。

今年3月,赫格塞斯本人就在X社交平臺提議恢復「戰爭部」名稱,併發起投票徵詢大衆意見。當時,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內的許多人也支持恢復舊稱,認爲「戰爭部」能更真實地反映該部門職能,並非以「國防部」的「政治正確」來粉飾軍事實務。川普於6月25日參加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即直接稱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爲「戰爭部長」,並稱接下來的幾周也要用這個稱呼,因爲「我們感覺像戰士一樣」。川普對赫格塞斯的讚揚與倚重同樣耐人尋味。

赫格塞斯曾是福斯新聞主持人,近年積極涉足保守派的軍事論述。他獲川普任命爲國防部長,在參議院僅以1票之差通過任命程序。此次川普公開讚許赫格塞斯在福斯新聞的表現,實際上只是節目重播赫格塞斯日前簽署無人機政策備忘錄的宣傳片段,川普似乎將其視爲赫格塞斯親自接受媒體採訪。這種「錯誤引用」並非單純地認知失誤,更精確的解讀是川普或許誤解影片性質,但其政治效應卻是有意爲之。將「戰爭部長」與無人機、主動出擊、技術主導等概念綁定,建構美國「正在備戰」的國防戰略敘事。

此敘事的另一核心人物是維利科維奇。他是無人機作戰專家與退役軍人,近期頻繁出現在福斯新聞,盛讚赫格塞斯對美國軍事轉型貢獻,強調美國必須加速武器現代化,尤其在無人機領域以對抗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赫格塞斯推動的最新政策包括將小型無人機列爲消耗性軍事資產,大幅簡化採購程序,並允許低階指揮官自主採購和測試無人機系統,以期在2027年超越中國與俄羅斯,重奪全球小型無人機主導地位。

川普貼文強調赫格塞斯與維利科維奇兩人的專業及貢獻,顯示川普希望重新定位美國軍事角色,從守勢走向攻勢以直接回應當前複雜地緣政治局勢。

從國際局勢觀察,俄羅斯近期動用大量無人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史無前例襲擊;同時,中國針對臺灣軍工企業祭出出口管制以削弱臺灣自制武器能力。這種局勢升溫與川普宣稱的「戰爭部」敘事彼此呼應,川普藉此清楚地傳達美國未來的軍事戰略將不再被動防禦,而是準備採取更明確而積極的戰鬥姿態。

川普稱赫格塞斯爲「戰爭部長」所象徵的不僅是美國國防政策的具體改變,更代表川普重整「國防部」並主導戰略與科技應用,最終意圖爲建構美國在軍事領導與全球戰略的主動角色。(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