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ICU門口的連續爆款製造者
迴歸汽車工業傳統遊戲規則的小鵬,正在逐漸找到自己的經營方法論。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浪浪山與明知山
題圖丨小鵬汽車春季發佈會,背影是何小鵬自己
去年在小鵬P7+發佈會後,智駕網問何小鵬:
「怎麼感覺突然像變了一個人,產品從MONA M03到小鵬P7+一個比一個能打?」
何小鵬嚴肅地說,我們走過了暴風雨。
此後,小鵬汽車在2025年1月、2月連續兩月佔據新勢力銷量榜之巔。
3月13日,在廣州,小鵬汽車的新車型發佈延續着MONA M03和小鵬P7+在配置和定價上的驚喜。
24.88萬、25.88萬、27.88萬,這是2025款小鵬G9的售價。
19.88萬、18.68萬、17.68萬,這是2025款小鵬G6的售價。
語速慢的何小鵬在按下PPT翻頁後,經常跟不上現場歡呼的速度。
而屏幕上的這一串88,好像是當年那個略顯木訥的青年在經歷造車十年後向過去揮手:88,懸在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ICU。
01.
再打翻身仗
與北京的乍暖還寒不同,3月的廣州已經有了夏季的味道。
剛剛開完全國兩會的何代表疲憊但興奮地與現場媒體分享自己首次走上代表通道的緊張感。
在大屏幕的最右邊,是何小鵬面對鏡頭比了個「✌」。
其實,當時的他只是與在場的媒體說,他將在第二組發言,但巧合的是,這個「✌」同樣可以指代已經在MONA M03和P7+中取得的兩場小勝,更可以是即將上市兩款新車。
小鵬需要一場新勝鞏固市場和資本信心。那什麼仗最漲士氣呢?
翻身仗——G6&G9,何小鵬選了兩款有里程碑意義的車型。
2022年,頂着「50萬元以內最好的SUV」上市的G9給原本處於上升期的小鵬汽車當頭一盆冷水——SKU 過多、選裝複雜,定價策略的混亂不僅讓這款車型徹底啞火,隨後何小鵬次日緊急調整配置並公開道歉則繼續暴露了小鵬內部品牌營銷、人員管理、體系效率等多維度的問題,銷量和股價的雙下跌讓小鵬汽車第一次進入ICU。
在此後舉辦的發佈會中,何小鵬將「G9上市」稱爲小鵬汽車的滑鐵盧,並因此啓動了一波大刀闊斧的人事變革。
此後一年,G6以20.99萬元的起售價成爲小鵬汽車「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背水一戰。
據當時還是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得吳新宙透露:「小鵬G6上市1個月,訂單數超4萬,其中智能駕駛高配Max版佔比高達70%。」
這一數字讓何小鵬一度興奮地衝到工廠前線打螺絲。
但何帥的橫刀立馬並沒改變小鵬產能不足的現實,囿於一體化壓鑄零部件和激光雷達的配套供應商的制約,G6的交付時間甚至延長到17周,迫使大量用戶轉投其他品牌。
小鵬G6最終止步於9000輛的月銷數據,處於「成了又沒完全成」的尷尬境地。
在昨天的發佈會現場,何小鵬表示,曾經的G9和G6,同輝煌的P7一樣,成爲他創業十年三款最重要的車型。
對於他來說,失敗比成功更值得紀念。
但沒人想再經歷「那些殺不死我還讓我更強大」的事情,與其讓曾經的產品成爲遺憾,小鵬選擇用「全面換代」來解決。
簡單總結2025款G6和G9的配置,兩款車都搭載了相同的動力電池、智駕系統和座艙芯片:
2025款G6和G9全系標配5C超充AI電池,10分鐘充電450公里。
2025款G6和G9全系標配圖靈AI智駕,消費者「無需選裝、無需訂閱、無需後續付費」,與智駕功能綁定的「智駕小藍燈」也同樣標配。這裡針對老車主也開啓899的換新方案,小鵬汽車徹底加入包括理想、小米、極氪以及比亞迪在內的小藍燈陣營。
新款G6和G9全系標配高通8295P芯片,座艙均搭載AI天璣系統,並全面接入小鵬自研X-GPT大模型。
兩款車的不同之處是:
2025款小鵬G6升級了19項外觀、33項內飾、後排座椅支持調節角度、花費2億人民幣打造全新底盤。
2025款G9全系標配前後排座椅通風、加熱、骨科專家加持的按摩功能以及後排座椅角度電動調節功能;全系標配德國威巴克的雙腔空氣懸架和倍適登智能可變阻尼減振器;支持AI底盤預瞄和顛簸路段智能標記上傳雲端。
具體到SKU:
2025款G6入門版17.68萬元,續航分爲2個版本,625km和725km。相比老款19.99萬元-27.99萬元的價格區間,這一次全系下探至20萬元級市場。
2025款G9售價24.88-27.88萬元,續航則爲625km、725km以及680四驅版。相比老款G9將近31萬元的起步價,整體降幅達到了20%以上。
小鵬在MONA M03、P7+之後再度打起定價牌,而市場同樣給與了類似的迴應。
2025小鵬G6上市7分鐘後,收穫大定訂單5000個;G9在上市45分鐘之後,大定也突破了3000臺。
這些數字,基本追平了此前小鵬MONA03和P7+的大定速度(MONA03開售52分鐘大定突破10000臺,P7+開售12分鐘大定突破10000臺)。而小鵬內部對G6的期待是超越小鵬P7+,作爲參考,小鵬P7+上市3個月,交付突破3萬臺。
在如此利好的發佈會推動下,小鵬汽車股價上漲2.5%,報25.35美元。
02.第0梯隊的智駕和全系5C
在G6\G9的所有更新中,兩個「全系標配」最顯眼,我們單拎出來說。
作爲被突然擠壓到高階智駕第0梯隊的小鵬汽車來說,一致堅持的智駕標籤自然不能丟下。
在端到端大模型與高階感知硬件的支持下,新車發佈即支持「車位到車位代駕」,此外也同樣支持包括自主建模、代客泊車、車輛召喚、2公里跨樓層記憶、自定義泊車(OTA實現)等功能。
小鵬還將在今年內於G6車型推送園區漫遊功能,無需高精地圖與提前記憶,依靠實時運算實現車位定位與路徑規劃,能夠像人一樣,在陌生的園區實現找出入口與停車位。
何小鵬對這一功能寄予厚望:
「這是類L3級智駕的體驗,相當於L4量產的前夜。」
在何小鵬看來,汽車AI的轉折點即將到來,最快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如果L3級智能駕駛的體驗能快速普及,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有率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智駕網曾經在地平線科技日上體驗過類似的功能,與小鵬的時間表類似,搭載該功能的地平線高階智駕方案Horizon SuperDrive同樣計劃在今年量產落地。
與圖靈智駕同步標配的,還有5C超充AI電池。
與傳統三元鋰電池的安全閾值低、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充電速度慢不同,小鵬的5C超充AI電池可以實現最快10分鐘補能450公里,充電1秒不止1公里,同時,X-HP3.0智能熱管理系統的加入,讓兩臺車具備更高效的能量轉化效率,冬季充電時間縮短30~50%,冬季續航提升15%。
另外,很多電池由於底部磕底導致電池包損害,小鵬在電池包上採用了4-3-4立體防護框架,把電池底部防護的能量等級從行業普遍的幾百焦升級到2000J,能夠防住更強的衝擊,用最嚴苛的子彈槍擊實驗去驗證它能夠抗得了衝擊,並且在槍擊之後還能正常駕駛。
小鵬並非首先推出5C充電技術的企業,但喊出全系標配的是第一個,此前主打5C概念的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僅有一款50萬級別車型,而昊鉑HT/GT、極氪009/001、星紀元ET/ES以及嵐圖知音等,也僅有部分車型或者高配版本才提供了5C超充這一功能。
03.「新生」方法論
在此前晚點對何小鵬的採訪中,他在評價小鵬汽車當前的經營狀況時形容:
「沒有大家說的‘從ICU到KTV’那麼誇張,但我們的確現在算是從‘ICU病牀回到了ICU門口’」。
在與媒體「探討病情」時,何小鵬總結了他的新生方法論:
「企業經營要省不該花的錢、賺該賺的錢、花該花的錢。」
換成更爲行業的詞,何小鵬說的是降本、實現經營正循環、保證研發投入,且三者互爲因果缺一不可。
作爲目前純視覺方案表現最好的企業,不再搭載激光雷達和適配高精地圖的小鵬實現了25%的智能化降本,而在汽車供應鏈領域,王鳳英大刀闊斧的反腐和大衆的幫助,也讓何小鵬從「被一條鏈路的人合夥騙」的困境中走出來,開始主管採購,並且有精力發全員信倡導雲文檔線上協同、杜絕PPT、自研AI工具以及差旅智能降本。
當然,大衆汽車集團帶給小鵬的,不僅僅是老牌車企的經驗與視角,還有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2024年前三季度,雙方合作已爲小鵬帶來36億元的收入,而在2026年基於G9平臺推出的首款合作車型將把這個數字推向新高。
既能幫助降本又能直接送錢,擁有如此「良心」的甲方,小鵬必須始終保證「技術領先」的屬性,而與此同時,堅持技術標籤也是市場對小鵬的要求。
何小鵬在發佈會後透露,小鵬汽車在今年下半年會推出新的AI能力的升級,包括一些AI Agent全新能力的變化,
「小鵬汽車在行業裡比友商領先兩個甚至三個身位。」
在他看來,大模型技術顯著提升了自動駕駛的能力上限,相比原來手搓方式寫規則,全新的上限 提高了100倍。但與此同時,更需要「有足夠的收入,足夠的毛利,纔有足夠的研發費用,纔能有足夠的研發收益,明天后天才能有新一代的科技。」
「對我來說,建立正向循環非常困難。」
大衆的輸血,成爲小鵬正向循環的一部分,而剩餘部分「單純依靠融資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靠利潤,而且是巨大的利潤。」
這需要靠保證交付來解決。
從公開數據來看,2023年至2024年間,小鵬至少出現了四次因產能不足導致的交付延遲,涉及G6、X9、MONA M03等多款主力車型。其中MONA M03以及小鵬P7+這兩款車上有大量的積壓訂單,這些積壓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一季度。
小鵬汽車管理層針對上述兩款車曾表態稱,通過雙班生產計劃,目前小鵬汽車廣州和肇慶兩家工廠年產能約20萬-30萬輛,公司已規劃好2026年之前的生產計劃,並在與供應商合作以擴大產能。
但這些話都說在春季發佈會之前。
在G6\G9發佈會現場,何小鵬再次表示,希望消費者耐心等待,產能將在4、5月份時會有提升。
顯然,如何再次面對那些「最好的車主」,將成爲小鵬在下一季度面臨的最大考驗。
儘管已經獲得了兩場小勝,但小鵬仍不敢承諾實現了技術-用戶-市場-利潤的平衡,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且在三季度環比虧損擴大的小鵬自認爲與蔚來一樣「還在復讀」。
面對媒體,何小鵬坦言:
「如果有哪個企業用一套公式和模版就能把這件事情搞好,請一定要告訴我,我也要學一下。」
不過可喜的是,至少曾經的「臭搞技術的」目前已經掌握了一個萬有公式:
「汽車就是平衡的藝術」。
造車新勢力的達摩克利斯之ICU
雖然依然謙稱小鵬汽車和蔚來一樣也在復讀班,但即將在3月18日發佈2024年Q4財報的小鵬汽車,當下的現金流困境已大大緩解。
這也給了小鵬汽車擴大規模、增加研發投入有了更多轉圜的空間。小鵬汽車團隊表示 今年要招聘6000人以上,人才需求的地域上大部分在廣州,領域上主要三個方向,第一個是研發,第二個是銷服,第三個是製造; 去年小鵬汽車做了一個「探索者計劃」,三年以內的畢業生都叫探索者。
在出海方面, 小鵬汽車計劃在完善新的Foundation Model和World Model模型後,推動智駕推向全球,其中全球側的硬件會先行,隨後同時開始軟件的研發。何小鵬表示,2026年,中國香港,還有歐洲以及全球很多國家的自動駕駛能力都會慢慢開放,接近我國內地的水平。
智駕網見證了中國新造車的十年,這十年 似乎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百度搜索一家造車企業的名字,都能找到「XXX+ICU」的相關報道,你甚至能搜到「百度造車+ICU」的不少內容。
在中國新造車企業背後,似乎總揹着一個甚至兩個達摩克利斯之ICU。
如果要長話短說地總結一個共同的原因,大概是因爲他們距離「新」太近,距離「車」太遠。
從要找一個「懂汽車的人」來負責生產開始,小鵬汽車逐漸從ICU迴歸傳統汽車工業,這是其找到適合自己經營方法論的必經之路。
這條路,理想走過、零跑走過、小米正在走,而蔚來正似乎也要走到這條路上來。
來自蔚來內部相關人士的說法,李斌在今天(3月14日)下午召開的內部會議上表示「不輕易裁員」,一場風暴正在蔚來內部醞釀。
對於小鵬汽車、蔚來,被稱之爲新勢力的十年已經過去,雖然依然在擔心生存問題,但已是當今從事智能汽車產業最久的一批創業者,他們的焦慮與轉身事實上啓迪着那些依然在轉型路上的老汽車人。
當何小鵬藉助王鳳英的經驗重構產業鏈管理,敢於迴歸汽車工業傳統,提出精簡會議頻次,出差兩人住一間房等等,在諸多細節上,將一家公司從粗放式的豪放變爲精摳細算之時,何小鵬完成了從創業者向管理者的轉變,從汽車業的新人豹變爲一位企業家。
對於在轉型路上的老汽車人,要需要珍視的並非新勢力的互聯網基因,而是這份與過去之我說再見的勇氣。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繫郵箱:editor@auto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