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中心向韓國傾斜,Temu加速佈局本地倉

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美國關稅政策更是朝令夕改,這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市場風險與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作爲跨境電商領域的新興力量,Temu 平臺同樣面臨着較大的市場壓力。出於對潛在關稅政策調整可能導致對美市場份額下滑和營收波動的考量,Temu 將戰略重心轉移,積極佈局亞洲市場,韓國成爲其戰略拓展的重點區域。

據《華爾街科技眼》從韓國本土物流行業權威渠道獲悉,Temu 已在韓國市場正式啓動本地倉招標流程,加速其在韓國市場的供應鏈本地化佈局。《華爾街科技眼》在當地調研獲悉,韓國市場雖無小包裹納稅限制,在關稅成本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在清關環節存在明顯瓶頸。韓國目前僅有 10 多個清關場所,清關設備有限,加之海關公務員編制持續縮減,每日清關能力已達上限。在此約束條件下,Temu 商家選擇以一般貿易出口方式將貨物發往韓國,並通過本地倉進行倉儲和配送,即 Temu 推行的 "本地到本地" 物流運營模式,旨在優化供應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Temu官方認證本地倉,爲商家降本

據悉,爲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安全性和運營效率,Temu 將對第三方倉庫實施嚴格的官方認證機制,確保貨物存儲、分揀和配送的標準化與規範化。在韓國市場,本土頭部物流公司如韓進、希捷的倉庫資源備受青睞;同時,華人運營的本地倉也憑藉其本地化服務優勢和對中國商家需求的深度理解,成爲 Temu 供應鏈佈局的重點關注對象。其中,韓國韻達憑藉其在本地倉儲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競爭力,進入 Temu 的合作伙伴候選名單。

早在去年,Temu 商家已開始關注韓國市場的潛在商業機會。但由於跨境資金迴流問題,商家最初設想在韓國銷售後將貨款直接轉回中國公司賬戶,因違反國際一般貿易規則和韓國稅收法規,未能實現。

當前,爲突破這一政策障礙,各大出海企業紛紛選擇在韓國註冊本地公司,通過本地化運營模式入駐韓國 Temu 平臺,開啓市場拓展新徵程。這一戰略調整不僅推動了 Temu 在韓國市場的本地化進程,也催生了新的產業鏈服務需求,如幫助中國企業在韓國完成公司註冊、稅務籌劃和合規運營等服務,成爲跨境服務領域新的增長點。

韓國市場潛力大,Temu緊追速賣通

Temu於2023年7月在韓國上線,專注海淘業務,直至2024年2月才成立韓國分公司Whaleco Korea,並且未聘用本地僱員。美國關稅的潛在調整,促使Temu方面決心加碼韓國市場。

據韓聯社報道稱,Temu自去年年底開始招聘人事、總務、營銷、物流等核心崗位員工,被廣泛解讀爲"正爲直接進軍韓國市場進行準備"。目前,Temu方面已經開始招商,要求必須是韓國公司主體,將提供0-1的專業客戶團隊指導、選品建議、流量扶持等服務,熱銷產品還有機會獲得額外的高效廣告曝光。

爲什麼是韓國市場?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來看,分別是市場規模、市場潛力及消費結構。據MobiLoud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前五大電商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及韓國,其中韓國2024年電商市場銷售額爲14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萬億元),差不多是中國的5%左右。結合韓國僅5132萬左右的總人口以及約3.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21萬元)的國民總收入(GNI),反映出韓國民衆較強的購買力。

同時,Temu在韓國市場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據IGAWorks統計,2024年1至11月,Temu以1804萬下載量位居全年齡段App新增下載量榜首,是同期速賣通新增下載量的近3倍。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Temu的月活用戶已達823 萬,僅次於韓國本土電商巨頭Coupang和阿里速賣通。

另有數據顯示,中國跨境電商2024年在韓交易額超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7億元),同比增長85%,整體市場份額從年初的1.64%提升至4.07%,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年韓國用戶平均在速賣通的消費爲88601韓元(約合人民幣447.43元),Temu則爲72770韓元(約合人民幣367.48元),差距正在縮小。

消費結構方面,Statista的一份報告顯示,韓國20至49歲用戶的網購率超過90%,其中20至29歲更是達到98%,中青年羣體極爲依賴網購。網購產品類別中,除了食品、外賣和旅遊產品佔據前三位,家電&手機(含配件)、服裝、家居用品、快消品等緊隨其後,與Temu的主營品類重合。

綜合以上三點,韓國電商市場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是中國跨境電商的必爭之地。多事之秋,跨境電商平臺的擴張策略也發生變化,不再追求盲目激進,而是注重合規、精細化運營。

賽文思創始人,品牌出海資深營銷專家陳勇認爲,以往的跨境貿易中存在不少小件包裹,例如快時尚服裝、3C配件等。這些產品SKU(最小存貨單位)很多,商家不會特意在海外倉備貨,而是採用跨境小包直郵的。而從長遠來看,跨境小包存在諸多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或租用海外倉儲是一大趨勢,Temu此次在韓國建設倉儲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對於那些有海外備貨能力、庫存管理協調較好的商家,海外倉一定會提升競爭力。因爲是採用大貨海運或空運的方式,成本其實就比分成一單一單的跨境小包更便宜。"陳勇如是說。另外,海外倉在退換貨方面也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