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火生促臺借鑑星 善用地緣優勢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赴海南出席博鰲論壇,26日接受臺媒聯訪時表示,川普的行事風格,隱含喊價還價的空間,中美貿易摩擦應不至於引發全球貿易戰。(藍孝威攝)
美國總統川普喊出「美國優先」口號,同時掄起關稅制裁大棒,火光四射波及許多國家。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赴海南出席博鰲論壇,26日接受臺媒聯訪時表示,川普的行事風格,隱含喊價還價的空間,中美貿易摩擦應不至於引發全球貿易戰。他也建議,臺灣可以借鑑新加坡經驗,善用地緣優勢,巧妙周旋於中美之間,在全球化時代站穩腳跟。
詹火生以加拿大和墨西哥爲例,「本來美國斬釘截鐵要加徵關稅,但是在加、墨紛紛表達抗議,甚至不惜祭出關稅戰抵制後,川普也從善如流做出迴應,沒有原來那麼強硬。因爲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不太可能自己關起門來,回到遠古時代,什麼東西都自己製造。」
詹火生認爲,現在大家把關注焦點放在川普揚言4月2日將全面加徵對等關稅,「但是從決策到執行都有修正空間,且加徵關稅長期來說對美國經濟不一定有好處」,目前中美的經濟摩擦,不至於惡化成爲全球貿易戰。
在全球化價值鏈重塑的川普2.0時代,臺灣該如何自處?社會學者出身的詹火生,曾在李登輝總統時代出任勞委會主委,一路走來,看着新加坡政府官員曾於1990年代初赴臺灣取經都市計劃和交通建設,後來發展迅速,「現在反而倒過來,是臺灣要向新加坡學習。」
詹火生觀察,新加坡沒有重工業,但是經濟非常開放,尤其金融方面的人才資源豐富,加上語言能力強,不只具備中英雙語能力,可以在中美兩國之間扮演折衝樽俎的角色,還能講馬來文、印度文,而最關鍵之處,就是其全球化的國際觀。
詹火生表示,他這次出席博鰲論壇,已經參加了幾場座談,雖然不一定贊同這些學者專家的觀點,但還是讓自己多接觸不同的聲音,「就像在臺灣社會裡涉及到中國大陸的言論,一定有些人喜歡,但另一半人不喜歡聽,端視整體社會的心胸是否開闊。」
詹火生也以大陸電視劇《繁花》裡的臺詞爲例,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就像刷油漆,一遍一遍刷上去,友情就越來越深厚。不僅商場上如此,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大家正向而行。」
詹火生認爲,全球貿易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雙方彼此的利益是否達成一致。面對川普「零元購」臺積電到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甚至加碼到兩千億美元,引發國人擔憂「護國神山」恐傾塌,詹火生認爲,臺灣要學會加拿大等國家面對美國打關稅戰的態度,要懂得適時發聲、爭取自己的利益,「溝通、對話、協調,我們要永遠記得,贏者全拿的時代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