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船艦怎麼擠 基層憂操出問題
目前BMI值15至35以內都要當兵,未來擬放寬至15至45,部隊管理會更困難,實際上操課或體訓風險也會大增。圖爲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報到後理髮。(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擬修正役男體位標準,未來BMI在15到45以內都要當兵,但熟知人事作業的現役士官幹部卻直言,過瘦或過胖的義務役增加,勢必讓軍中管理更困難,且國軍體適能及身體健康管理與考績、升遷、人事安排息息相關,若放寬體位標準,連帶國防部、軍醫局、鑑測單位等一連串規章都要大幅調整。
目前BMI值15至35以內都要當兵,未來擬放寬至15至45,意味着更胖的人都將加入部隊,不具名的第一線士官預測,部隊管理當然會更困難,實際上操課或體訓的風險也會大增,例如官兵BMI、體脂率高於30,在體能測驗前都要先進行一次量測,確認風險才能決定能不能參加測驗,軍醫單位有此規定,顯然也擔憂「操體能操出問題」。
除了訓練風險,體能測驗也可能達不到合格標準。基層幹部表示,如此一來,將間接嚴重影響軍方的人事晉任時序,因爲體測不合格就無法如期晉任,「到時候變成一堆人進來,卻因體能不合格升不上去,形成人事塞車」。
另位不具名的基層士官認爲,體位篩選標準不應只是看BMI,而是要搭配體脂率,依內政部役政司目前修正規畫,BMI值下限維持15,影響較小,「但上限提高到45就太誇張了」,部隊任務分配將受限,例如戰車、甲車、船艦等受限空間的載臺,過胖者根本擠不進去;再者,光是役期的射擊訓練,就可能會發生衣服穿不下、防彈背心卡住只防部分軀體等狀況,成爲訓練上的難題。
對此,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蕭敦仁表示,BMI24以上是過重,30以上是肥胖,40以上則是病態性肥胖,不僅制服穿不下,還有很多的健康危害,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肝功能不佳、尿酸、心肺功能受影響等,甚至會有猝死風險。
蕭敦仁指出,BMI18.5~23.9都是正常範圍,過瘦的人不只脂肪少,肌肉也不夠,難以勝任高強度的訓練,對教官來說也會有困擾。不論過胖或過瘦,入伍都會導致戰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