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多空搏殺激烈,大行單週賣債2000億元,農商行、保險積極“兜底”
財聯社2月24日訊(編輯 楊斌)在這一輪資金面趨緊引發的債市調整中,機構間的博弈愈發激烈。大行成爲調整中最大的賣債方,單週賣出各類債券2000多億元,基金“追漲殺跌”,也賣出債券1300多億。農商行、保險、理財等配置資金則不懼調整,積極買入。
據財聯社從業內獲得的數據,農商行在收益率上行中繼續貫徹“調整即買入”策略。上週(2月17日-21日),農商行買入各類債券2658.38億元。其中,大幅買入政金債1161.9億元,期限涵蓋1-10年,其中7-10年期買入了977.78億元。國債方面,農商行上週買入規模達到1026.96億元,其中7-10年買入481.68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從單週內買入節奏上看,2月20日以來,收益率從底部快速上行階段,農商行淨買入力度加大。
大型商業銀行則成爲了近期債市的主要賣方。上週,大行賣出各類債券2031.79億元。其中,賣出國債789.58億元,期限集中在1年以下與7-10年。此外,大行賣出政金債435.26億元,賣出地方債495.42億元。
受資金面延續偏緊、“缺負債”等影響,銀行融出資金能力此前持續下降。某券商固收分析師汪夢涵指出,國有大行融出規模邊際修復,但大行和銀行體系資金水位仍處於低位,反映出銀行體系超儲消耗壓力仍未緩解。
今日早盤,資金面緊張程度仍未見明顯緩解。CNEX資金情緒指數開盤時達到60,央行開展2925億元逆回購操作、淨投放1020億元后,CNEX資金情緒指數降至50。
交易員指出,近期銀行間日內資金面時常呈現“朝緊晚鬆”,但未見到資金面明顯轉鬆的跡象。
從賣出節奏看,業內人士分析,大行在收益率起始上行的位置淨賣出即達到峰值。此外,基金“追漲殺跌”較爲明顯。
業內數據顯示,上週,基金也賣出各類債券1392.39億元。主要是賣出了政金債591.68億元,期限集中在7-10年。同時,基金賣出國債184.32億元,期限集中在10年以上,還賣出地方債103.46億元、信用債352.02億元。
也有機構同農商行一樣,在收益率上行過程中積極買入,比如,作爲配置盤的保險機構,上週買入各類債券1046.15億元,主要爲681.03億元地方債、222.41億元國債;理財公司及產品上週買入各類債券357.68億元,主要買入了信用債。
今日債市延續調整,截至14:00,10年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上行1.5BP至1.74%。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更大,1年期國債上行約6BP。
上述券商固收分析師認爲,債市的多空博弈進一步加劇且會持續。在10 年期國債靠近 1.7%點位附近的時候,多空觀點分歧較大,部分機構開始逐漸配置入場;而以中長債基爲代表的部分資金受到流動性持續緊張的壓力開始系統性降低久期倉位。目前理財配置情緒不算弱,總體規模變動複合季節性,當前理財出現實質性賣債而“負反饋”的壓力尚可。
華西證券宏觀固收團隊發出最新研報,喊出“買在市場恐慌時”的口號,其建議“越上越買”,不論是短端還是長端,都已經進入性價比區間。短端的高點或已現,但修復的幅度可能依然受限於央行態度;長端可能容易隨情緒繼續發酵,不過10年國債1.75%、30年國債1.95%,都屬於偏上限的位置,上行的幅度已經不大,修復的速度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