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出怪招!臺灣發話騙印度 本土技術輸出印太損國際形象

▲臺中檢調查獲詐欺慣犯莊男爲首的境內機房,出租電信服務供南亞當地詐團行騙印度民衆,扣得大量境外發行的SIM卡與撥接用的「卡池」設備。(圖/調查局提供)

記者黃哲民、黃宥寧/臺北報導

臺灣詐團技術輸出、印度等印太地區成爲跨境詐欺的新藍海!臺中檢調去年(2024年)在轄內查獲詐騙慣犯莊姓男子成立的電信機房,查扣2000多張泰國網路商發行的SIM卡,並翻譯詐團撥打到印度行騙當地民衆的印地語電話內容,順利破解莊男犯行。據悉,向莊男租用線路的南亞當地詐團所用話術,疑受臺籍人士指點,對臺灣國際形象傷害不小。

另一方面,印地語是印度官方語言,調查局目前並無此類外語專才,莊男也仗着我國司法警察應該都聽不懂印地語,就算被查獲提供境外網路電信服務,也不會被逮到從事詐騙犯行,加上機房分散藏身社區大樓、集團「勤指中心」另外設立,自信有足夠斷點規避查緝。

▲臺中檢調查獲詐欺慣犯莊男爲首的境內機房,出租電信服務供南亞當地詐團行騙印度民衆,扣得大量境外發行的SIM卡與撥接用的「卡池」設備。(圖/調查局提供)

調查局臺中市調查處接獲檢舉,報請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戴旻諺指揮偵辦,去年9月間會同調查局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航業調查處臺中站與臺中市警局刑警大隊,同步在臺中市北屯區洲際棒球場旁社區等處,查獲莊男集團的3處機房與「勤指中心」,扣得「卡池」設備4組、境外電話卡2000多張。

起初確如莊男等人所想,檢警調聽不懂從莊男集團機房打出去的外語詐騙電話,到底在說什麼,依電話裡的口語音節,加上扣得境外電話卡多爲泰國網路商發行的SIM卡,一度研判是泰語,請懂泰語的人來幫忙翻譯,卻聽得霧煞煞。

後來專案小組幸運找到1位印度裔居民協助,破解詐騙電話內容,但這位翻譯者不會說中文、臺語,專案小組用英語溝通,終於搞懂向莊男集團租用網路電信線路的詐團,冒充「FedEx」快遞客服人員騙印度當地民衆因涉寄出與犯罪有關的包裹,須接受印度警方電腦犯罪防制部門調查,藉此誘騙民衆交付財物。

▲臺中檢調查獲詐欺慣犯莊男爲首的境內機房,出租電信服務供南亞當地詐團行騙印度民衆,扣得大量境外發行的SIM卡與撥接用的「卡池」設備。(圖/調查局提供)

這種話術在臺灣與對岸已是老套,但在防詐資訊相對落後的印度,簡直無往不利,專案小組一方面透過管道通報印度司法機關,一方面循線逮捕莊男與集團成員共10人,均爲我國籍,並查扣犯罪所得臺幣148萬餘元與詐團用來支付租電信線路費的泰達幣7萬餘顆、摺合臺幣200多萬元。

莊男有多次涉犯跨境詐騙案紀錄,本件被逮前,他在去年5月剛被臺北地院一審判刑1年8月,不到4個月即再犯,雖沒經手直接詐騙、收贓犯行,但他成立地下電信機房、以每天每張SIM卡約2000元,租給詐團隨機打電話詐騙,且在我國境內犯罪,仍屬共犯並受我國司法管轄。

▲臺中檢調查獲詐欺慣犯莊男爲首的境內機房,出租電信服務供南亞當地詐團行騙印度民衆,共逮捕10嫌移送,均爲我國籍,臺中地檢署已起訴涉犯《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嫌。(圖/調查局提供)

臺中地檢署已於今年(2025年)1月9日,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起訴莊男等10人,臺中地院審理中。

本案已非詐團「臺灣發話、詐騙印度」首例,調查局從本案發現,向莊男集團租用電信服務的南亞當地詐團,透過東南亞地區的SIM卡加上網路轉接技術,使臺灣撥打到印度的來電顯示,看不出來自境外,不僅掩人耳目,連行騙話術腳本,都有臺灣人參與跡象。

據悉,印度當地也另外查獲臺灣人結合當地詐團,騙當地受害人把錢存入指定帳戶進行「安全調查」等案,顯示跨境詐騙重心有移動到防詐相對薄弱的印太地區趨勢,印度等印太地區成爲跨境詐欺「新藍海」,更有臺灣詐團技術輸出的身影,傷害臺灣國際形象,調查局將持續查緝境內的跨境詐欺機房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