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全球永續長Marisa Drew專訪》市場需求熱,渣打率先佈局亞洲 綠色貸款 瞄準AI資料中心

渣打全球永續長Marisa Drew表示,AI發展極爲快速,對能源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能源解決方案應在資料中心規劃時同時準備,適切的方案在於「電池儲存、再生能源和基載能源的結合」。圖/顏謙隆

先進國家對高功率AI資料中心(hyperscale/AI-ready)出現爆發式需求,但不可諱言,AI資料中心就是「吃電怪獸」。渣打銀行永續長Marisa Drew表示,AI發展極爲快速,對能源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能源解決方案應在資料中心規劃時同時準備,適切的方案在於「電池儲存、再生能源和基載能源的結合」。

目前市場大餅已被畫出來,銀行端不能不正視它的需求,要設法把已存在的綠色融資方案調整。渣打已搶先在亞洲市場打出「AI-ready資料中心綠色貸款」旗幟,首要個案是馬來西亞東南亞數據中心開發商PDG(Princeton Digital Group)於JH1園區的AI資料中心2.8億美元綠色貸款案。

馬來西亞展現躍爲東南亞資料中心的野心,以新山(Johor Bahru)爲基地、目標在發展成東南亞最大的資料中心設施之一。PDG規劃於STeP科技園區興建AI資料中心,融合永續技術和下世代設計,包括屋頂太陽能板產生可再生能源等。據全球融資協會(LMA)與ICMA制訂的《綠色貸款原則》,資金用途必須限定於具環境效益的項目,並具備透明管理與定期披露機制,資料中心若將資金用於再生能源採購、節能冷卻系統、電池儲能或碳管理技術,即可符合資格。

渣打在此案中擔任領頭安排投行與綠色貸款協調行,並協助建立綠色融資架構(Green Finance Framework),邀請第三方機構出具第二方意見書,以確保其減碳效益具公信力。同樣地,今年新加坡電信位於大士(Tuas)的AI-ready資料中心取得6.43億新幣(約4.76億美元)綠色貸款,渣打亦列聯貸銀行之一。

Marisa Drew上任渣打銀行永續長初期,花了近100天的時間走訪銀行已佈局的各個市場,傾聽客戶意見,她要從同事和社羣聽取第一線意見,瞭解永續發展領域中有哪些領域,「過往還沒有看到資金在流動」,而那樣的市場,是不是渣打擁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能不能夠在該領域發揮作用?

這是她後來爲渣打銀行開創永續創新中心的源起,因持續親身的發掘、體會永續議題的複雜性,渣打永續創新中心從基本框架的四個,包括自然金融、碳市場、適應融資、混合融資,今年再發展出第五個的循環經濟。

其中,混合融資是公共資本和私人資本混合在一起,她說,公部門和民間企業各有各的強項和弱點,世界經濟論壇(WEF)倡議,若兩者融合在同一個專案或同一個財務結構中,理當會產生較佳乘數效應。傳統的營利ROI計算在公/私模式不同,過往存在低於市場投報率現象。她在參與國際社羣討論時,就得到新的想法,要爲這個議題進行創新、開創新中的合作模式,例如把優惠資本與傳統的營利性回報資本相提並論。

已在星、馬啓動的綠色AI資料中心實例,顯示渣打的策略不僅在於提供資金,更在於建立不可替代性,協助借款人設計綠色架構時,會同步整合能源採購方案,如長期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PA,並提供電力市場避險、外匯與跨境支付等全套金融服務,藉由結合顧問、框架設計與資金承作的「綠色顧問+金融產品包裝」,大幅提高客戶黏着度,也創造額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