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內湖載客 北捷拆文湖線馬特拉座椅

臺北捷運公司20日起優化文湖線馬特拉(VAL256)車型空間,拆除第2、3節車廂中央區域座椅及行李架,每列車總載客數從400名增加至約420名。(臺北捷運公司提供/劉彥宜臺北傳真)

臺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積極改善內湖交通,臺北捷運公司努力提升文湖線尖峰時段運能,20日起試辦馬特拉(VAL256)車型空間優化,除第1、4節車廂維持不變外,第2、3節車廂中央區域座椅及行李架全數拆除,每列車總載客數從400名增加至約420名。議員認爲,雖然車廂優化聊勝於無,但仍要須靠捷運民汐線、東環段一舉解決內湖交通問題。

北捷參考新加坡、紐約地鐵,即日起試辦改裝3列馬特拉(VAL256)列車,提升車廂容納空間。每列車共有4節車廂,每節車廂有20個座位,鎖定第2、3節人潮較多的車廂,保留前後端8個博愛座,拆除中間區域的12個座位、行李架,並於車廂兩側增設橫向扶手,車廂頂部加裝16組手拉環供旅客使用。

北捷指出,爲加強疏運文湖線尖峰人潮,今年2月18日起,延長尖峰最密班距時段,並於今年1月改裝龐巴迪(BT370)車型座椅及拆除部分行李架,最尖峰時段每小時可增加約1000人次載客量,以多管齊下方式,紓解文湖線部分車站壅塞情形。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肯定北捷的用心,但拉環等安全措施仍要做好,且中長期方案如捷運東環段、民汐線還是要加緊建設,並規畫接駁方式,減少外縣市1人車輛進入。

民進黨議員李建昌則說,北捷調整態度正確,但聊勝於無,尖峰時間多承載20人影響不大,最重要的應配合內湖都市計劃,把捷運系統導入。民衆黨議員陳宥丞認爲,不可能因爲更改車廂讓內湖交通一勞永逸,最重要還是要加緊建設民汐線和東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