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學生資助工作“雙輪驅動” “全面覆蓋+精準靶向”兜牢教育公平底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1日訊 7月31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棗莊市學生資助工作暨2025年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會上,棗莊市教育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韓梅介紹,棗莊市在學生資助工作中始終堅持“全面覆蓋兜底、精準靶向幫扶”的原則,通過分層施策、分類保障,實現“全面覆蓋”與“精準發力”的有機統一。
在“全面覆蓋”方面,構建了覆蓋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學生資助體系,除了以上介紹的助學金及生活補助,學前教育階段對具有正式註冊園籍的幼兒園脫貧享受政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等家庭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殘疾兒童,低保家庭兒童,特困救助供養兒童免除保教費;普通高中階段對具有正式註冊學籍的脫貧享受政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等家庭學生,殘疾學生,低保家庭學生,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免除學雜費;高等教育階段在普通高校就讀的山東籍全日制本專科生中的脫貧享受政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等家庭學生免除學費,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全日制本專科生還可申報國家勵志獎學金和省政府勵志獎學金。通過全學段政策覆蓋,確保每個學段的基本資助需求都能得到保障,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
在“精準資助”方面,重點聚焦特殊困難羣體,建立“靶向資助”機制。通過與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等部門常態化數據共享,精準定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學生、脫貧享受政策家庭學生、低保家庭學生等特殊羣體,確保這類學生“應助盡助”,不漏一人。從2024年秋季學期起,在全市範圍內逐步推廣應用《山東省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體系》,實現認定標準和尺度統一,進一步提高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規範性。《量化指標體系》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既進行量化指標評價,也根據學生現實情況進行定性評價,確保認定結果公平公正。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申請認定的一般困難學生通過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覈對平臺進行家庭經濟狀況覈對,精準瞭解家庭經濟狀況,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閃電新聞記者 劉聰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