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政策“加碼” 詳解棗莊學生資助工作及2025年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1日訊 7月31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棗莊市學生資助工作暨2025年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棗莊市教育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韓梅,棗莊市教育局規劃財務科科長、四級調研員劉建武,棗莊學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張昆,薛城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種法立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新聞二科科長褚苗主持。
韓梅在發佈會上介紹,棗莊市學生資助工作在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和財政、金融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聚焦提質增效,以“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爲目標,以羣衆滿意度爲衡量標準,深化規範管理、精準資助與資助育人協同發展,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學生資助標準。
義務教育階段,從2024年春季學期開始,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基礎標準,每年每生小學由1000元提高到1250元,初中由1250元提高到1500元;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繼續按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基礎標準的50%覈定。高中階段,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符合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全部納入國家助學金資助範圍,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和中職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高等教育階段,從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本專科生(含預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學生)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學生全部享受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目前,棗莊市已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學段,集“獎、助、貸、勤、補、免”多位一體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推動學生資助工作從“助困爲主,獎優、引導爲輔”向“助困兜底,側重獎優、引導、育人”轉變,促進“扶困”與“扶志”深度融合,形成從“保障型資助”向“保障發展並重”拓展的政策新格局,促進受助學生全面發展。
在衆多資助政策中,國家助學貸款是我國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重要內容,經過不斷調整完善,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適應中國國情、可持續發展的助學貸款模式。國家助學貸款因其覆蓋面廣、支持力度大、政策可持續性強,已成爲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實現人生夢想的核心支柱和關鍵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含預科生)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區(市)辦理的助學貸款。
生源地貸款爲信用貸款,學生和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等)爲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20000元,不低於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25000元,不低於1000元。學生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優先用於支付在校期間學費和住宿費,超出部分用於彌補日常生活費。申請的學生應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的高校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全日制新生或高校在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貸款期限爲剩餘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學生在讀期間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今年,國家繼續爲已畢業符合免息政策要求的借款學生免除今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借款學生還可以申請今年內應償還的本金延期一年償還。
各級黨委、政府持續加大學生資助資金投入,2024年至今,棗莊市各級共發放學生資助資金2.7億元,惠及學生29.79萬人次;助學貸款申請人數和發放金額持續增長,2024年全市共爲14739名大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金額達2.03億元,有效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學習和生活需求,爲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成長成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學生資助工作關乎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涉及千家萬戶。
閃電新聞記者 劉聰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