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時段警惕伊蚊出沒
近期,基孔肯雅熱防控工作受到公衆持續關注。該病由伊蚊傳播,典型症狀包括髮熱、皮疹和劇烈關節疼痛。專家表示,防蚊仍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因此,在早晚伊蚊出沒高峰時段要當心,以防被叮咬。
警惕關節劇痛
避免錯誤用藥
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是感染基孔肯雅熱的典型症狀。其中,關節疼痛常見於手腕、腳踝等小關節,膝、肩等大關節也可能受累,通常1~3周緩解,部分病例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
佛山市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呼吸感染科主任萬水春建議,若患者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三個症狀的任何一個,均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排除相關疾病風險。他表示,防蚊依然是預防基孔肯雅熱最有效的措施,“該病毒是通過花蚊傳播,只要不被蚊蟲叮咬,就不會被感染。”他說。
專家提醒,出現不適別硬扛,藥別亂吃,要及時就醫。目前基孔肯雅熱沒有特效藥,治療以退熱、關節炎止痛、緩解皮疹瘙癢等支持、對症治療爲主,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兒童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針對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熱是否“終身免疫”的問題,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市衛生監督所)黨委書記、主任張周斌表示,“基孔肯雅熱並不是國內常見的一個本地傳染病,資料還不是特別多,但是可以說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在比較長的時間內有一定免疫力。”
避開叮咬高峰時段
認準正規驅蚊產品
伊蚊活躍的叮咬高峰時段是7時至9時和17時至19時,所以這兩個時間段也是防止蚊蟲叮咬的重點時間段,但是其他時間也不能掉以輕心。
那麼,該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驅蚊產品?首先要看標識,標識裡邊最關鍵的就是國家正式農藥登記證號和生產許可,這就代表驅蚊產品是有質量保證的,並且對人類的危害刺激是在安全值範圍內。其次,看驅蚊產品的有效期和保護力,如果產品標註可持續驅蚊4小時以上,塗抹後驅蚊效果可維持4小時。如果希望加強驅蚊效果,可縮短塗抹時間,在出汗後及時進行補塗。
佛山市疾控部門表示,市面上常見的驅蚊液中,有效的化學合成成分主要有兩種: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其中,派卡瑞丁的原理是遮蓋人體散發的氣息,讓蚊子無法識別,從而避免叮咬。專家建議,使用驅蚊液時,可噴灑在衣領、袖口、褲腿等衣物上,既能起到驅蟲作用,又能減少皮膚接觸量。對於兒童、老人和孕婦等敏感人羣,建議首選含有派卡瑞丁的驅蚊液,相對更溫和。
深圳晚報 記者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