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一半就想跑廁所?營養師曝生理機制:善用可改善便秘

營養師呂孟凡解釋早餐吃一半就想上廁所的原因。 示意圖/ingimage

每次吃完早餐、甚至吃到一半就想大號嗎?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可能是胃結腸反射」。呂孟凡表示這是一種生理性反射,進食後身體會調控腸胃道的蠕動功能。由於胃結腸反射的作用,食物一進入胃部引起擴張時,結腸的蠕動會隨之增加,腸胃便會將已攝取的食物向直腸移動,騰出空間容納更多食物。

呂孟凡在粉專「營養麪包(呂孟凡營養師)」發文,詢問大家有沒有早餐吃沒幾口,就突然有便意而想上廁所的經驗,這個狀況在自己兩個兒子身上都非常明顯。她表示大兒子喝完早餐的牛奶沒多久就會去大便,小兒子則是早餐吃到一半也會說「我要大便!」然後跑廁所。

呂孟凡說明,整個胃結腸反射的過程包括很多階段,而這些階段的調控則是多因素的,涉及神經、機械性及旁泌作用的調節物質。多種神經胜肽被認爲是此反射的潛在調節因子,包括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血清素(serotonin)、神經降壓素(neurotensin)以及胃泌素(gastrin)。已知並被研究的三個調控中心包含肌源性調控、荷爾蒙調控與神經調控。

在消化的階段性反應中,呂孟凡指出乙狀結腸是受到最大影響的區域,其表現爲一連串週期性的收縮與放鬆,以將食物向遠端、朝向直腸推進。這些收縮由肌神經叢(myenteric plexus)產生,並由外肌層(muscularis externa)執行,胃結腸反射會在進食後產生便意。

也就是說,當食物進入直腸後,造成壓力上升,胃結腸反射會促進透過排便來排出直腸內的內容物。

呂孟凡補充,胃結腸反射在早晨及餐後特別活躍。因此也可以善用這項生理機制改善便秘!特別是兒童與高齡患者,倘若能養成每天早餐後立即如廁的好習慣,即可規律排便。另外她也建議,在早餐時段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食物,幫助胃結腸反射更上一層樓。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