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保單 擬推一年期試辦
衛福部前部長、現任政務委員陳時中17日出面召集會議,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壽險公會副理事長林昭廷與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等一同出席。
據悉,會議重點是着眼醫院病牀、醫護量能有限,部分過去需要住院才能做的醫療處置,未來希望在家進行、提供住院的替代服務。
不過,現行醫療險,通常需住院才能獲理賠,政府希望壽險公司能放寬,讓在宅醫療也能獲得理賠;對此,壽險公會特別說明,因損失率無法預估,既有保單無法放寬適用,但可和大型壽險公司合作,推出新款「一年期在宅醫療保單」,未來在宅醫療也可獲得理賠。
壽險業高層說,「在宅醫療」是全世界潮流,日本也在推動,臺灣勢必要跟上趨勢,但過去國內沒有這樣商品,損失率無法預估,在風險不可控下,原有舊保單無法放寬適用。
蔡火炎18日指出,在宅保單與在宅醫療有關,和以照顧爲核心基礎的長照險不同。另外,除設計新保單給在宅醫療理賠外,現有的舊保單確定不會理賠在宅醫療。由於現在醫療險都以住院爲前提,在宅醫療則因沒有住院,無法以住院險理賠,此一新商品的設計等於滿足消費者這方面需求。待壽險公會與會員公司完成討論、具體內容、細節出爐後,金管會亦將研議相關鼓勵配套措施,目前初步想法是以「公平待客」的評比作爲誘因。
壽險公會也表達配合政府政策的意願,未來將與國泰、富邦、南山、臺灣、新光、凱基等六大壽險公司一同研究,推出「一年期在宅醫療保單」,商品將採不保證續保,即使續保,也保有調整費率的空間。初步來看,符合「在宅醫療」理賠的保單項目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在巴氏量表中若因疾病特性不便外出不便就醫等。
壽險業者坦言,要發行相關保單仍有衆多問題需要克服,除理賠範圍、如何賠付,條款怎麼撰寫、費率怎麼定義外,因過去沒有可參考的數據,損失率難以估算,所以用試辦方式設計一年期商品,維持滾動調整的空間。未來若政府醫療政策改變,壽險公司仍有調整條款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