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的門口守護
5月9日,黑龍江北安,黑龍江省第三醫院北安院區,一名精神科患者出院,含淚在病房門口與護士擁抱告別。
“在很多影視劇中,精神科患者瘋瘋癲癲、傷人毀物,病房環境陰森恐怖。”多位長期工作於精神科病房的護士對此表示,精神病醫院裡最高的“牆”是偏見,暗含了公衆“妖魔化”的想象。實際上,關愛與理解纔是病房中的主色調。
在被譽爲“塞北延安”的黑龍江省北安市,精神病醫院是當地人耳熟能詳的存在。黑龍江省神經精神病醫院(黑龍江省第三醫院)創建於1953年,不僅是曾經的戰勤醫院,還是省內建院最早的精神專科醫院,目前有北安、瑜璟、哈爾濱3個院區,並在河北秦皇島設有分院。
5月9日,在精神科病區,護士們帶領患者一塊兒活動身體。
北安院區精神科設置了9個病區,有護理人員140名,收治患者400餘人,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躁狂症、焦慮症、酒精戒斷綜合徵等精神疾病患者。在這裡,患者通常被稱爲“工休人員”,醫院會定期召開“工休座談”,讓患者家屬提出病房管理意見。醫院分封閉病區和開放病區,封閉病區按照性別分配住院,按病情嚴重程度及是否會相互影響來分配牀位。症狀嚴重的,還需暫住隔離病房,待平穩後再進普通病房。有的病號在病房生活久了,和醫護人員有了深厚感情。
5月8日,一名精神科病房護士正在爲患者整理牀鋪,檢查是否存在危險品。
早上7時30分,精神科七病區護士長錢南萍出現在病房,和夜班護士瞭解患者的睡眠情況,開啓一天的忙碌工作。在護理崗位工作近40年,她說能夠紮根精神科這麼久,也是“人生的意外”。
“以前,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能上衛校,我是畢業後被分配到這裡的。”錢南萍回憶,剛進入精神科病房的時候,內心也有很深的恐懼,尤其是在東北地區,一些男性患者又高又壯,很有壓迫感。但不久之後,她就適應了這一崗位。“這裡並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恐怖。通過治療,病區裡很多患者都能迴歸正常,我與患者的大多數溝通都很愉快。”
5月8日,精神科病房護士站,護士正在爲患者分裝當日服用藥品。每個藥盒上都有患者的名字,裝完後要立即進行覈對。
精神科護士都多多少少因患者症狀發作而受到辱罵甚至傷害。但這裡更多的是守護——在防止患者傷人的同時,也防止他們自傷。有時候,一些患者還會反過來安慰醫護人員。
5月7日,精神科病房餐廳,一位患者在角落裡吃晚餐。
晚飯過後吃了藥,患者就逐漸有了睏意。夜班護士通常爲4人,兩人一組,分別值前夜和後夜。每15分鐘,護士就要拿着巡檢棒挨屋查看。
5月7日,一名精神科病房護士正在爲患者餵飯。防止患者噎食,是護士的一項重要工作。
每個病區有5個點位,包括普通病房、重號室和廁所。重號室需要一人單獨看護,巡檢醫護人員每走一圈,需要近10分鐘。巡檢棒觸碰點位後,會在信息系統中留下記錄。
5月8日晚,患者晚上入睡後,精神科病房夜班護士守候在重症患者病房門口。夜班護士通常爲4人,2人一組,分別值前夜和後夜。每15分鐘,護士就要拿着巡檢棒挨屋查看,重號室需要一人單獨看護,確保患者情況穩定。
在精神科病房,與患者接觸最多的是護士,他們要掌握一些特殊“技能”。比如,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安撫患者情緒;精微的觀察能力,感受到患者情緒的細微變化。針對不同疾病、不同年齡的患者,還要使用不同的溝通方式。
5月8日,精神科病房組織音樂治療項目,醫生帶領患者在小遊戲中熟悉要使用的道具。
在精神科開放病房護士長齊國麗看來,很多危險都隱藏在生活小事中。有個年輕患者在住院期間,都是和母親一塊兒去取快遞。有一次患者自己去了,她就覺得這個行爲不尋常。後來發現,快遞盒裡藏着一把刀。通過真誠交流,齊國麗還得知,患者通過聊天軟件,加入了自殺、自殘相關羣聊。“我和孩子溝通,讓他先退出羣聊。還和家長說,出院後要留意孩子隱秘的社交行爲,在守護好孩子隱私的同時,也顧及他的脆弱心理。”
5月8日,精神科患者在護士輔助下,接受腦漲落圖儀檢查。
汪洋今年31歲,是PICU(精神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男護士。“PICU的患者,都處於精神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對治療的配合度很不好。他們有的感知覺下降,有的沒有自控能力。尤其是碰到特別躁動的患者,有時候四五個人合力也很難控制。”汪洋說。
做了這份工作以後,汪洋變得更有耐心了。PICU的一面牆上貼着護士的照片,很多患者在病情穩定後,會將一枚小貼片貼在他們的照片處,表示心儀和感謝,其中汪洋“票數”最高。汪洋說:“好評多,或許是因爲我比較擅長溝通,把患者當成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關係去對待他們。”
5月8日,院區舉辦護士節主題趣味運動會,部分精神科病房患者一併參與了套圈遊戲。
有一位產後抑鬱患者讓汪洋印象深刻,她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正常,對此,患者家屬很不理解。“如果患者家屬早一點發現異常,給予足夠多的理解和支持,她的病情可能不會發展到這個程度。這段經歷也讓我反思和成長,注意與家人的相處與溝通。”汪洋說。
在這次採訪中,幾位受訪護士表示,剛剛投入精神科工作的時候,內心多多少少有排斥和恐懼,但是久而久之,感受到的卻是患者的不容易,以及滿滿的職業成就感。
5月8日,在醫院工娛療室,患者在精神科病房護士指導下畫畫。
最近,醫院組織了一次趣味運動會,精神科病房的部分患者也來到運動場。在套圈環節,護士們儘量將小禮品擺得近近的,生怕他們套不中。
“照顧這些患者,有時候更像是面對小朋友。”一位護士這樣說。活動中,患者的圈沾到了物品就算套中。在歡呼雀躍中,每個參與者都滿載而歸。
5月8日,兩名精神科病房護士爲患者發放藥品後,仔細檢查患者是否已經吞嚥。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