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復原不停歇 戎裝身影重建信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搜救與清淤等復原作業不間斷。國軍昨日持續增派人力,日以繼夜支援地方清理,並進行環境消毒,各界志工人潮也涌入當地與居民攜手奮戰,期讓民衆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記者連琳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搜救與清淤等復原作業不間斷。國軍昨日持續增派人力,日以繼夜支援地方清理,並進行環境消毒,各界志工人潮也涌入當地與居民攜手奮戰,期讓民衆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記者劉宸瑋攝)

第3、4、5作戰區官兵跨區增援,結合裝土機、照明尾車、傾卸車等重型機具,日以繼夜支援地方清理。(記者張雅淳攝)

官兵協助民衆共同將廢棄物搬到集中處。(第2作戰區提供)

花防部化學兵連沿着市區積水處仔細消毒,防止病媒蚊孳生。(記者劉宸瑋攝)

國軍花蓮總醫院醫護人員在光復火車站及光復糖廠搭建臨時醫療站,提供救災官兵、志工及鄉親醫療服務。(記者張雅淳攝)

「樺加沙」颱風過境後,花蓮縣光復鄉街頭仍遍佈沉厚淤泥與散落廢棄物,災區復原腳步沒有停歇,除了第2作戰區官兵持續投入,更有第3、4、5作戰區與特戰部隊跨區增援,結合裝土機、照明尾車、傾卸車等重型機具,國軍官兵日以繼夜支援地方清理,並進入家屋與居民攜手奮戰,讓市容逐漸恢復,也讓災區民衆重拾歡顏與信心。

官兵無畏辛勞 實踐「與民同在」承諾

泥濘之中,官兵把褲腳扎進雨鞋,踏進滿是積水及泥淖的巷弄,持續埋頭苦幹,剷起厚重的淤泥,並由工兵車輛不斷穿梭載運而去。身上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溼透,手上的繭與泥水混雜,卻沒有人停下。看似平凡的鏟泥動作,卻道出「與民同在」的真實承諾,鏟子聲、重型機具聲在街道間此起彼落,成了災後最有力的旋律。

在街道一處民宅前,一位母女無力嘆息:「好累,真的清不動了!」話音未落,2名士兵默默上前,接手擡起處理厚重的玻璃門板,還俐落地把破碎木櫃搬到廢棄物集中處。民衆劉金美眼眶泛紅,輕聲說了句「謝謝國軍弟兄!」這聲簡短的感謝,沒有長篇言語,卻比任何掌聲更真實。

軍民一心 共築災後安心家園

另一頭,國軍花蓮總醫院醫護人員在光復火車站及光復糖廠搭建臨時醫療站,提供支援救災官兵、志工及鄉親相關醫療服務,讓鄉親知道醫療守護就在身邊,家園的重建並不孤單。

滿目瘡痍的淤泥、髒污背後,隱藏着看不見的病菌。花防部化學兵連全副武裝揹負沉重清消機,沿着市區積水處仔細消毒,防止病媒蚊孳生。白色藥霧在陰雨後的空氣中緩緩飄散,留下刺鼻卻又安心的淡淡消毒水味。一次次噴灑的動作,是無聲的保證:「災後不能再有疫情。」雖然災後的花蓮仍待復原、仍有毀損的房屋,但也有汗水與堅毅的背影。這些「沒說的話」,正是軍民攜手爲恢復家園寫下的最真實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