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15分鐘社保服務圈”從藍圖變爲民生實景
原標題:昆明市創新“社銀社郵”模式——(引題)
“15分鐘社保服務圈”成民生實景(主題)
通訊員 王雲剛 雲南日報記者 李海球 熊明
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場,郵政網點新添社保服務功能,花商再也不用到幾公里外的社保窗口辦理社保業務了。
自2023年啓動“社銀社郵”合作以來,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攜手6家金融機構,賦能政務服務智能化轉型,實現服務網絡、標準、能力、機制、宣傳等效能全面升級。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人社與銀行、人社與郵政”服務網點506個,辦理業務8872件,羣衆辦理人社事項半徑大幅縮短,“15分鐘社保服務圈”從規劃藍圖變爲民生實景。
近年來,昆明市人社局通過科學測算人口密度、服務半徑等要素,創新構建人社“甲類網點”佈局模型,在產業園區、遠郊街道等重點區域優先布點。目前全市73個人工網點中,類似斗南市場這樣的特色服務點佔比達40%,平均服務半徑壓縮至1.5公里。通過“城市一刻鐘+農村全覆蓋”的佈局策略,昆明市已實現16個縣(市、區)人工網點全覆蓋,433個自助服務點配備838臺智能終端,形成“人工+智能”的立體化服務網絡。
走進中國農業銀行昆明盤龍支行,智能籤批屏、自助查詢機等標準化設備組成的社保專區,折射出服務流程的深刻變革。
啓動“社銀社郵”合作以來,昆明市社保中心聯合金融機構制定了《社保一體化合作網點服務規範》,從術語定義到操作流程形成42項量化標準。該標準創新建立“雙軌考覈”機制,將社保業務辦理質量納入銀行星級評定體系,實現服務標準可量化、可追溯。
中國農業銀行昆明盤龍支行負責人介紹,標準化建設帶來的服務全面提質增效,特別是“服務清單+質量追溯”體系的構建,業務辦理差錯率下降至0.3%,羣衆滿意度提升至98.6%。
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昆明市興苑路支局,“康乃馨”社保服務隊已開展12期業務培訓,培養386名持“雙證”上崗的社保專員。每位專員需通過政策考試、情景模擬等考覈模塊,確保政策解讀零誤差、業務辦理零差錯。
“企業參保辦理時間大幅壓縮了。”這是昆明某科技公司總監範明給“社銀社郵”服務新機制的評價。通過吸納企業代表、羣衆監督員等組成觀察團,建立“建議收集—分析研判—整改反饋”閉環管理。同步推出的“康乃馨會客廳”政企對話平臺已破解服務堵點27個,採納合理化建議89條,推動服務響應速度提升65%。
從官渡古鎮的“社銀服務驛站”到篆新農貿市場的“社保移動課堂”,昆明市社保部門以科技賦能,深入推進集智能服務、標準服務、溫情服務於一體的“社銀社郵”服務新模式,讓便民服務更加“觸手可及”。
來源:雲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