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鰻魚大豐收 中秋「十在好鰻魚」新鮮搶市
雲林縣第2鰻蝦生產合作社22日在縣府舉行「十在好鰻魚」記者會,示範10道特色料理行銷雲林鰻魚。(張朝欣攝)
今年臺灣鰻魚大豐收,雲林縣第2鰻蝦生產合作社22日在縣府親民廣場舉行「十在好鰻魚」記者會,示範10道鰻魚料理,並以「口湖海味學-小村鰻步」觀光旅遊品牌結合食魚教育精神,行銷地方鰻魚產業與旅遊文化,希望透過臺灣版「食通信」(食材結合雜誌),深入挖掘漁民故事,爲雲林鰻魚市場注入新活力。
記者會由雲林縣虎尾鎮「翠秋」餐館主廚廖柏銓運用白鰻、蒲燒鰻、生鰻,精心打造10道特色鰻魚料理,不僅顛覆大衆對鰻魚的刻板印象,更展現鰻魚食材的無限可能。廖柏銓表示雲林鰻魚肉質細膩、風味獨特,非常適合多樣化創作,期待透過料理讓鰻魚走進家庭餐桌,展現不同風貌。
雲林縣第2鰻蝦生產合作社22日在縣府舉行「十在好鰻魚」記者會,示範10道特色料理行銷雲林鰻魚。(張朝欣攝)
雲林縣第2鰻蝦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欲達說,過去鰻魚大多出口日本,臺灣消費者比較少接觸鰻魚,但近年來在縣府與合作社努力下,大家逐漸瞭解鰻魚的營養與好處。今年鰻魚大豐收,希望透過宣傳行銷,請國人多吃鰻魚,尤其中秋節快到了,鰻魚是很好的烤肉食材,能補充元氣且價格實惠。
副縣長謝淑亞提到,中秋節除了文旦,鰻魚也是極佳的應景食物。日本早在江戶時代便盛行夏季食鰻補身,過去臺灣最好的鰻魚都外銷日本,口湖鰻魚產量佔全國6成,今年不僅豐收,肉質與營養更是一流。相較日本人必須花大錢跨海購買,國人就近就能吃到雲林最新鮮的鰻魚,請大家不要錯過。
「臺灣版食通信」執行長楊燦如指出,透過食通信的架構,可將產業故事完整呈現,從生產者的堅持、食育教育到料理方式,一系列的報導展現鰻魚的價值,期待這樣的媒體合作,不僅推廣地方產業,也能與市場建立更多交流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