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斗南市區300戶大淹水原因找到了 中央地方啟動聯合檢討

雲林縣斗南鎮市區8月3日強降雨造成大湖口溪水暴漲,疑因溪水倒灌從市區的下水道大量噴出,洪水滾滾而入,釀成水災,住戶怨聲載道。圖/本報資料照

8月3日豪大雨雲林斗南時雨量高達83.5釐米造成市區多處淹水,縣府與水利署現地調查發現是大湖口溪局部護岸加高,但未一併檢討雨水下水道箱涵設計,造成溪水倒灌市區,立委張嘉郡表示,治水不要政治口水,要求中央、地方一起針對大湖口溪及市區內水排放一併檢討改善。

張嘉郡今邀集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國土管理署下水道工程分署副分署長沈益生、第五河川分署長吳明華、斗南鎮長沈暉勳、縣府水利處及地方民代等人會勘,找出治水方法,張嘉郡強調,大家都不願看到淹水,也不要讓治水變成政治口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纔是對鄉親最大的責任。

縣府水利處水利工程科長羅士閔表示,斗南市區淹水分析發現,大湖口溪近兩年已完成整治,去年在鐵路橋上游完成局部段護岸加高,提升保護標準,受極端氣候豪雨影響,大湖口溪水位提得更高,但市區雨水下水道設置多年,未一併檢討設置水門及抽水設備,致使河水水位擡高後回灌入雨水系統,壓力過大導致多處人孔冒水。

爲降低類似災情發生風險,吳明華建議雲林縣政府儘速在雨水下水道連接至大湖口溪出區設置水門或逆止閥等防倒灌設施,並同步疏通下水道管線、路邊側溝;羅士閔表示,已開始進行雨水下水道出口段水門及抽水設備建置工程設計,搭配五河分署現階段研議大湖口溪出口段改善排水路斷面及方向。

斗南雨水下水道已經做30年以上,只有去年、今年才發現有人孔蓋冒水狀況,沈益生說,因下水道高度是固定的,河牀若一直積高,內水就會排不出去,希望第五河川署該疏濬的要做,會跟相關單位一起系統性檢討內水排放能力與維護作業。

王藝峰說,針對急迫問題,將優先進行清淤工程,並與地方協調先設置簡易抽水站,等待正式自動水門設施完成,降低短期內淹水風險。沈暉勳強調,治水是大學問,希望中央、地方通力合作聯手解決問題,才能造福百姓。

8月3日豪大雨雲林斗南時雨量高達83.5釐米造成市區多處淹水,縣府與水利署現地調查發現是大湖口溪局部護岸加高,但未一併檢討雨水下水道箱涵設計,造成溪水倒灌市區。記者陳雅玲/攝影

8月3日豪大雨雲林斗南時雨量高達83.5釐米造成市區多處淹水,縣府與水利署現地調查發現是大湖口溪局部護岸加高,但未一併檢討雨水下水道箱涵設計,造成溪水倒灌市區,立委張嘉郡(右一)今邀相關單位討論解決之道。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