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血癌少年重生 跪謝臺灣捐髓人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第7000例

「我最感恩慈濟的師公上人,還有捐髓給我的恩人,賜給我新的人生。」來自越南的白仲登輝(左),一見到捐髓者現身,馬上撲向前下跪頂禮,更緊緊抱着捐髓的楊先生(右)哭得久久不自己,白小弟全家人從越南再度來臺,一償見到恩人的心願。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骨髓移植爲治療血癌的最終方式,配對、治療成功不僅是救治患者,更是患者全家的希望。「我最感恩慈濟的師公上人,還有捐髓給我的恩人,賜給我新的人生。」來自越南的白仲登輝,一見到捐髓者現身,馬上撲向前下跪頂禮,更緊緊抱着捐髓的楊先生哭得久久不自己,白小弟全家人從越南再度來臺,一償見到恩人的心願,也見證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第7000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彰顯人間有愛、臺灣有情最溫暖的寫照。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舉辦「0到7000從臺灣到全球.見證生命奇蹟」髓緣記者會。2020年,新冠疫情剛開始席捲全球之初,一架來自越南班機,送來一位才十歲白小弟,他八歲即罹患血癌,治療後反覆發作,幸運的遇見到越南演講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李啓誠,幸運的在臺灣配對到適合的骨髓,而跨海到花蓮慈濟接受骨髓移植,經過一年兩個月治療,終於恢復健康的身體。

「看到他(白小弟)真的很壯、很健康真的很開心。」捐髓者楊先生說,曾看到白小弟等待骨髓捐贈的影片,心裡默默比對時間,直覺告訴他這會不會就是接受自己骨髓的受贈者,經過五年,看到真的是那個小男孩,現在已經長成16歲的少年,被阿福緊緊抱着,內心感動萬分。他說,有人講捐贈前需打5劑生長激素會骨頭痠痛,但自己真的沒有甚麼感覺,而捐髓至今對身體真的沒有影響,想要捐髓的人不用擔心。

白小弟的母親強忍着感動的淚水對楊先生說「謝謝你救了自己的孩子,給孩子一個新的生命,讓我們全家重新得到幸福,以後阿福的家就是你的家。」

花蓮慈濟醫院於8月16日歡慶成立39週年,這座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於32年前、1993年10月20日成立的慈濟骨髓資料庫,初期勸募建檔及讓配對成功者同意捐髓過程艱辛,仰賴慈濟志工的奔走與愛心和毅力,說明以及化解對骨髓捐贈的種種誤解,從第1位捐贈者開始,歷時8年7個月,才累積到第500位捐贈者。2002年啓用周邊血幹細胞收集後,大大提升建檔捐贈意願,此後以每3年完成千例的速度穩定成長。

慈濟每年動員上萬人次志工,在全臺各縣市各鄉鎮,不定點不定時的舉辦驗血建檔活動,32年來總共舉辦3381場驗血建檔活動。陌生人間的救命之情,訴說不盡的感人故事,有父子檔、母女檔、夫妻檔、第二代接續捐髓者。其中更有350位勇者捐贈兩次,超過400人爲了拯救同一位病人,再度捐出淋巴球延續生命,另有30人多年後配對成功,重新投入捐贈行列。7000例不只是數字,更是7000次生命重生的希望、7000位陌生人願意爲他人無私付出的真實記錄。

血液醫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說,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和移植,從0到7000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骨髓移植是很複雜很困難的技術,最早都是從親屬間移植開始,但要說服病人的親屬捐髓都很困難,大約只有一半到六成的親屬願意。

柯博升說,可以想見慈濟在1993年建立骨髓資料庫,要說服捐贈者去幫助不認識的人,是多麼辛苦的事。這20幾年來,慈濟幹細胞非親屬骨髓移植已經是所有異體骨髓捐贈者最重要的來源,慈濟的成功率比親屬間移植還要再高一點,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也希望有更多民衆願意參加驗血來擴充骨髓庫,幫助更多的生命和家庭。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花蓮慈濟醫院長林欣榮特別感謝慈濟志工的奔走與發心,全力護持證嚴上人的大願,從篳路藍縷開始一直走到今天。林欣榮說,人中之人就是骨髓捐贈者,慈濟醫院也會配合國家政策,爲癌症下降三分之一,讓臺灣整體健康提升爲目標繼續努力。

在臺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成功捐贈達到7000例,具有極爲深遠且多重的意義:第一,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是全球少見的高密度高效資料庫典範。臺灣人口僅約2300萬,卻能累積7000例非親屬成功配對捐贈,連續三次獲得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MDA進階認證,在亞洲甚至全球的配對率與國際合作中,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圓滿7000例的32年間,凝聚了無數人的努力,包括醫療團隊、志工、志願捐贈者與無數支持者,共同編織出臺灣社會最溫柔也最堅韌的生命安全網。

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十萬分之一至千萬分之一。骨髓捐贈最珍貴的,是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但卻願意爲一位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甚至在臺風、地震中完成救人的使命,充滿勇氣而無私的付出,只爲讓一個陌生人有活下去機會,成爲照亮生命幽谷的一道光,更見證人間有愛互信互助、臺灣以愛以善爲寶。

32年,11688個日子,7000次愛的付出;7000例是臺灣髓緣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另一段希望的開始。誠摯期盼年輕人意加入建檔行列,讓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也讓這一份愛,讓臺灣更加光亮。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舉辦「0到7000從臺灣到全球.見證生命奇蹟」髓緣記者會,在圓滿7000例的32年間,凝聚了無數人的努力,包括醫療團隊、志工、志願捐贈者與無數支持者,共同編織出臺灣社會最溫柔也最堅韌的生命安全網。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我最感恩慈濟的師公上人,還有捐髓給我的恩人,賜給我新的人生。」來自越南的16歲白仲登輝(左),一見到捐髓者現身,馬上撲向前下跪頂禮,更緊緊抱着捐髓的楊先生(右)哭得久久不自己,白小弟全家人從越南再度來臺,一償見到恩人的心願,。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