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完成第9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8月5日中午,資中人李亮(化名)成功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他也成爲四川第9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不久之後,遠在上海的一個小生命,也將因爲他的愛心善舉,重新獲得感受世間美好的機會。
從2008年登記成爲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到2025年成功配型和採集完成,在長達17年的愛心堅守中,李亮25次無償獻血、兩次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最終完成了這次“生命接力”。
17年時間裡無償獻血25次
2008年4月,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李亮在校園裡聽到了四川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宣講,他也真正瞭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無償獻血”“器官和遺體捐獻”的意義。他當場填了登記表,挽起袖子完成血樣採集,成爲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也是從那天起,無償獻血成了李亮的一個習慣。17年間,他累計獻血25次,9400毫升的獻血量相當於兩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現在已經習慣了,僅僅是力所能及地做了點於社會或他人有益的事。”李亮這樣說到。
兩次配型成功一次成功捐獻
2019年的一天,李亮第一次接到省紅十字會的電話。“配型成功了!”電話裡的消息讓他瞬間熱血上涌,但由於其他原因這次捐獻最終未能完成。他當時爲這次未能實現的捐獻感到有些失落。
2025年6月的一天,李亮的手機響起,電話那頭的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他帶來了一個讓他心跳加速的消息:“您的造血幹細胞與上海一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放下電話,李亮難掩激動,從2008年大學時成爲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到真正實現捐獻,他等了17年。爲了順利捐獻,他開始調整作息、健康飲食,並且規律運動,以便在捐獻時能有良好的身體狀態。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前幾天需要打“動員針”,就是注射一種叫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這個過程中,李亮坦言身體有些輕微不適,但他說:“這點不舒服,我能扛得住。”
在採集造血幹細胞時,看着血細胞分離機的管子裡,自己的血液緩緩流動,李亮動情地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救助一個生命,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事情”。經過近4個小時的採集,167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被分離出來,並立即由專人送往上海救助患兒。
據瞭解,四川省造血幹細胞捐獻量從2016年突破100例到2021年突破400例僅用5年,增速持續刷新紀錄。截至2025年8月5日,全省造血幹細胞志願登記人數達141493人,成功捐獻突破900例,爲近千名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