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書   從追漲殺跌到安全邊際!一部歷經90餘年的投資聖經,如何精準“預言”了今天的A股市場?

提升認知,擁抱未來

在知識迭代如驚濤拍岸、認知重塑價值的時代浪潮中,終身學習已成爲破局未來的關鍵密鑰。閱讀,作爲成本最低卻回報極高的認知投資方式,與基金投資中的“長期主義”理念不謀而合——二者皆以持續積累抵禦不確定性,借時間複利實現價值躍升。洞察這一時代智慧,金融界證券基金匠心打造「悅讀」欄目,特邀學界權威與投資領域資深精英,共同開啓經典著作的思想盛宴,深度探尋知識與財富的共生之道。

投資界先驅本傑明·格雷厄姆曾言:投資藝術有一特質鮮爲人知——門外漢憑藉適度努力與基礎能力,便能取得尚可的投資成果;但若想突破入門水平,進階更高境界,則需大量實踐錘鍊與深厚智慧積澱。

本期「悅讀」爲大家帶來湛廬文化推出的價值投資經典著作《證券分析》全新升級版。這部歷經90餘年市場檢驗的不朽之作,在不斷修訂更新中,既凝聚了市場實踐經驗的寶貴結晶,更是對格雷厄姆投資智慧的傳承與昇華 。

投資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沃倫·巴菲特在其豐富的藏書中特別珍視四本著作,《證券分析》位列其中。據巴菲特回憶,1950年至195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他開始研究《證券分析》,併成爲格雷厄姆和多德的學生。巴菲特表示,《證券分析》和兩位恩師改變了他的一生,保存在其書櫥裡的1940年版本至少被反覆研讀過4次。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指出,《證券分析》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把投資變成一件可描述、可傳授的事情。讀者需要不斷思考爲什麼要區分"投資與投機"、爲什麼要尋找"安全邊際"、爲什麼要正確劃分"新的證券分類"以及"篩選標準"等問題。這種思維上的理性及其闡發的行動原則,構成了投資的起點和基礎。

格雷厄姆與多德將投資定義爲"通過透徹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並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率"。張磊認爲,無論今天怎樣做投資,獨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研究品質,以及敢於挑戰、不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都將成爲對價值投資的新理解和新詮釋。高瓴資本一直將自己定義爲"我們是創業者,恰巧是投資人",這也是他重讀《證券分析》最大的啓示。

投資本質的深度解讀

興證全球基金副董事長、總經理莊園芳表示,投資的本質首先在於對公司價值的錨定。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未來現金流最大的保障就是商業模式。那些能夠嵌入社會發展乃至人類文明進步的新發明、新創造、新組織模式,更有可能產生源源不斷的自由現金流。格雷厄姆曾說:"把有價證券當作一項生意去投資是最聰明的投資。"投資和企業經營非常相似,都需要透徹理解生意的本質。

投資的本質還在於對市場風險的敬畏。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邊際"概念,迄今仍然是資產管理行業重要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機制。投資需要面臨諸多新興事物與不確定性,如果脫離了安全邊際,就很容易變成投機,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對於安全邊際的深入研究,讓投資者在市場非理性或者異常恐慌時更有勇氣逆勢佈局,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遇。

投資的本質也在於長期的確定性。莊園芳強調,這個長期不是指持有多久,而是指看得有多遠,從多遠的未來推演回頭衡量企業真正的價值。長期投資需要去研究複雜的歷史脈絡,去推演無數種可能。長期是一種規律,也是一種紀律。興證全球基金堅持將公募基金經理的考覈週期拉長,讓他們能夠遵循投資的本質,真正爲投資者帶來可持續的超額收益。

價值投資的實踐方法論

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認爲,格雷厄姆最主要的投資思想有三個:安全邊際、市場先生、以實業的眼光投資。《證券分析》採用的基礎語言是會計用語,出發點是財務報表,它提供了一種可掌握、可運用的方式方法論,教給大家如何通過財務報表來進行基本面分析。

邱國鷺表示,價格圍繞內在價值波動,但內在價值看不見摸不着,能看見的是財務報表呈現的數據。公司的內在價值反映了公司的能力和本質,而財務報表的數據其實只是一種現象。現象能夠反映本質,現象和本質都會變化,但是本質不如現象變化得快,核心是如何通過現象看本質。

在具體實踐中,邱國鷺強調投資的三項基本要素是估值、品質和時機。在估值分析方面,《證券分析》提供了很多會計和定量的角度去解讀和評判公司的基本面。判斷公司品質的好壞則相對複雜,需要對行業有深入瞭解和多方面的積累,纔可能透過財務報表挖掘公司更深一層的能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悅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