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觀察】最虐的暑期檔,最好的暑期檔

今年橫跨6—8月的暑期檔有着最虐的開局和相當慢熱的市場表現,6月份票房僅報收了19億多,創下了十年內同期新低。一直熬到7月中下旬,局面纔開始逆轉,如同一個熱血成長番的主角,厚積薄發,總算迎來影迷們心中一個史上最好看的暑期檔——國內還從未有過這樣一個檔期,在映新片的平均分如此高、質量如此能打。

在一向以專業影迷扎堆、評分苛刻著稱的豆瓣裡,6月底到7月底這一個月內,8分以上的新片就開出了五部:《羅小黑戰記2》8.7分、《F1:狂飆飛車》8.7分、《南京照相館》8.6分、《浪浪山小妖怪》8.6分、《戲臺》8.0分,另外,《長安的荔枝》也有7.6分等等,口碑的持續發酵正向拉動了票房大盤上漲。《南京照相館》票房16天破22億,成爲今年春節檔後第一部破10億的影片,《浪浪山小妖怪》票房9天破6億,刷新中國影史國產二維動畫電影票房紀錄,此前這個紀錄《大魚海棠》的5.74億已維持了9年之久。這幾部高分影片中唯一一部好萊塢引進片《F1:狂飆飛車》拿到了4億多票房,而中國是該片除北美市場外第二大票倉。

截至8月13日,暑期檔票房已過90億。看得出來,這仍是類型片的天下,而國產類型片已成絕對主力,票房佔比超7成,在工業化製作、國風審美的當代化表達上都有令人驚喜的突破,另外,國內一大批40歲左右的中青年導演“上桌”坐穩了位置,不僅拿出了亮眼的作品也扛起了市場大旗。

主旋律類型片的突破

繼2023年貢獻了暑期檔冠軍《孤注一擲》後,導演申奧今年更進一步。《南京照相館》2月開機、4月殺青、7月提檔上映,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交出了高分作業,展現了中國電影工業化製作純熟流程“保駕護航”下的紮實和高效。

南京大屠殺是很不好處理的沉痛題材,《南京照相館》首次聚焦南京城的普通百姓,以平民羣像的塑造取代大場面,拓展了以往抗戰類型片的敘事。以一間小小的照相館承歷史之重,讓京字一號證據的屠城鐵證在大銀幕上“顯影”,也通過對日軍攝影師伊藤秀夫的生動刻畫,揭開侵略者的殘暴和虛僞,英文裡“shoot”是開槍也是攝影——相機摁下快門和槍械扣動扳機在電影一開場就形成了令人心悸的互文。而小人物從掙扎求生到捨命護送照片的義舉,照相館的背景牆“一日千里”中昇華的主題“大好河山、寸土不讓”,令整部片子不靠過度渲染血腥,也不喊生硬的口號,也涌動着滿滿的家國情懷。

改編自里斯本丸事件的《東極島》,由管虎、費振翔這對“師徒”執導。里斯本丸事件也是二戰中最能深刻體現日軍的暴虐無道和戰爭荒誕性的一段歷史。1942年,日本貨輪“里斯本丸”在舟山海域被美軍擊沉,而這艘貨輪上載有1816名英軍戰俘。日軍封鎖船艙任由戰俘溺亡並妄圖掩蓋消息,而我們的東極島漁民卻駕駛木船實施了人道主義救援,最終救出384條生命。去年方勵所拍攝的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是以“口述史”的手法,通過大量尋訪英軍親歷者家屬,搶救式打撈起這段不爲大衆熟知的故事。而《東極島》則通過類型片的改編,補充了紀錄片中沒能充分展開的東極島漁民救援視角,並在拍攝技術上全面升級。劇組在亞洲最大9000㎡水棚實拍70天,1:1復刻沉船與20艘漁船,還原出驚心動魄的“海上大營救”。

雖然該片在人物塑造上引發頗爲兩極的評價,但小島上的漁民,照相館裡的普通人,其實都是以小見大,抗戰中無數國人在苦難中覺醒、爆發的縮影,《東極島》仍是一部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血性和善良、代表當前中國電影製作頂級實力的標準商業大片,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去年方勵的紀錄片僅收穫4000多萬票房,令人十分遺憾,對同一段歷史的劇情片改編,即便有不完美之處,也可以持續擴大影響和傳播,是值得鼓勵的。

極具文化親近感的國漫復興

國產類型片進行了工業化升級,而今年的國風動漫作品,不管是春節檔的3D動畫《哪吒2》還是暑期檔的二維動畫《浪浪山小妖怪》《羅小黑戰記2》都是慢工出細活,體現了“長期主義”的匠人精神,有潤物細無聲的文化親近感,同時在時代性表達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浪浪山小妖怪》脫胎於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歷時4年打磨了1800多組鏡頭,上美廠“水墨入鏡”的美學風格包裹着現實主義骨骼,將西遊神話的“英雄主義”解構成無名小妖的生存困境,這似乎也呼應了今年暑期檔熱門影片中所共有的視角,就是照見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具體的人,因而可以引發全年齡段的心靈共振。

《羅小黑戰記2》時隔六年歸來,在和合共生的反戰主題下、東方式淡和靜的內核中,瘋狂地、極致地炫技。全片打鬥場面佔比超過一半,手繪原稿就有20多萬張,每一分鐘的畫面需要繪製700幀鏡頭,節奏之快、畫面之流暢,令人驚歎國漫的脫胎換骨。羅小黑系列是完全原創的典型“二次元”奇幻故事,有着宏大的“人妖共存”世界觀,有着傳統古建築融入當代生活、人間煙火和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妖靈會館設定,就像片中小橋流水、中式庭院裡的遊戲房,我們中華文化就是如此廣博包容、與時俱進,古老卻反差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羅小黑戰記2》中的鹿野師姐雖然是二維紙片人,卻是今年暑期檔塑造最好、最立體的女性角色,沒有之一。

中青年影人逐夢暑期檔離暑期檔結束尚有近20天,8月待映的種子選手中還有一部挺有“爆相”的《捕風捉影》,成龍、梁家輝、張子楓、此沙,老帶新的陣容很有看點,點映中已經開出了很好的口碑——市面上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爽的犯罪動作片了。

總的來說,今年的暑期檔豐盛、好看、吃得很好。但就是因爲量多質優,看看總體票房還是覺得差點兒意思,照目前走勢,應該能超過去年,但離2023年同期的206億、離2018、2019年穩定的170多億還挺遙遠。怎麼吸引觀衆迴流,可能是行業需要長期面對的狀況。

今年,與一些成名大導經歷的票房或口碑的“滑鐵盧”相比,中青年電影創作者表現亮眼,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蠻有意思。導演大鵬出演過申奧首部長片的男一號,同時大鵬也監製過《浪浪山小妖怪》導演於水此前的動漫系列短片,而今年大鵬也帶着《長安的荔枝》電影版,與《南京照相館》《浪浪山小妖怪》一起逐夢暑期檔,這三部影片正是此時暑期檔票房的前三名。就像國產科幻片不同風格的三位山東籍導演郭帆、李陽、孔大山曾互相啓發形成的奇妙“閉環”,同輩影人們的惺惺相惜、正向激勵,還是讓人覺得國產電影未來可期。

閃電新聞記者 李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