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歐陽明高:DeepSeek在電池文本挖掘方面表現優異

IT之家 2 月 15 日消息,2025“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年會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 2 月 15 日-16 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平臺理事長歐陽明高在演講中提出,大模型將會改變研發範式,AI 技術正深刻改變電池研發範式,但全固態電池產業化仍需突破基礎理論與工藝瓶頸。

他認爲,全固態電池研發面臨固固界面、鋰金屬負極應用、硫化物電解質穩定性、生產工藝四大核心難題,傳統研發模式效率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提出了“文獻 AI 讀、報告 AI 寫、模型 AI 算、優化 AI 做”的新範式。

談及 DeepSeek,歐陽明高表示,它在電池知識問答和電池文本挖掘任務上均表現優異,在電池設計任務上具備初步的總結能力,但尚欠缺科學分析能力,仍需要垂直領域大模型解決。

IT之家查詢發現,復旦大學汪瑩團隊去年就通過 AI 高通量計算,將材料篩選效率提升百倍,加速硫化物電解質適配方案開發。

歐陽明高去年還表示,全固態電池若實現 1% 市佔率即具顛覆性意義,而中國在覈心專利佈局(豐田 1300 餘項 vs 中國不足百項)和基礎研究(美國領先電化學機理研究)上仍存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