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速聽】第4期:改善債券市場融資環境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遠東資信)
今天是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今天的內容由播報員研究院實習生季思遠同學以及研究院研發部高級研究員簡尚波帶來。
宏觀經濟
1.寧德時代礦區8月11日停產強化鋰礦反內卷邏輯,推動新能源與光伏商品價格大漲並帶動創業板領漲。債市意外調整,10年及30年國債收益率顯著上行,主因市場悲觀情緒自我強化。股市放量反彈中科技板塊修復,但需警惕成交縮量與基建主線回落風險。
2.我國銀髮經濟政策體系加速形成,呈現中央統籌、部門協同、地方細化三級聯動。市場顯現主體活躍、重點領域升溫、消費拉動投資、區域協同深化新進展。挑戰在於政策協同不足、事業產業聯動弱、科技賦能路徑待優化,“十五五”需強化協同、破除供需障礙、構建科產互促機制以推動高質量發展。
債券市場
1.中資境外債市場現結構性變化:境內債置換境外債案例增加,包含政策推動名單內主體及名單外主體自主發行。河南區縣密集發行短期外債需警惕風險。南向通擴容提升流動性背景下,美元債可聚焦短久期高收益城投及高評級降息博弈品種,點心債關注收益率超5%的城投配置機會。
2.中美基於斯德哥爾摩會談成果發佈聯合聲明,宣佈8月12日起相互暫停部分商品24%額外關稅90天,雙方保留剩餘10%關稅。中國承諾同步暫停或取消對美非關稅反制措施,延續日內瓦聲明的貿易緩和路徑。
國際動態
1.美債利率因美聯儲降息預期反覆而寬幅震盪。美國經濟面臨高工資、高利率、高通脹三重壓力,疊加八月對等關稅衝擊,內需與投資動能減弱,未來或呈滯脹格局。雖滯脹加大美債多空分歧,但預計經濟終將走弱,疊加避險需求及降息預期增強,美債尤其長期品種配置價值凸顯,年末10年期美債利率或回落至3.5%至4.0%區間。
遠東信息
1.遠東投服融合AI技術推出數字人主播“云云”,提供研究報告可視化解讀服務,創新投資者體驗。該服務聚焦東北區域經濟分析,結合2025年上半年三省GDP增速超全國、大連GDP有望破萬億等“穩中有進、向新提質”態勢,助力投資者挖掘債券機會並識別信用風險,踐行公司服務使命。
2.內蒙古自治區8月12日成功發行124億元10年期再融資債,票面利率1.93%,遠東資信擔任評級機構。該區成爲全國首個公開確認退出地方政府債務高風險省份名單的地區,標誌我國地方化債取得實質性突破。債務風險顯著緩釋推動區域融資能力與經濟活力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遠東資信專業評級持續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研究員觀點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對於助力科技創新、促進社會就業、增強市場活力、維護社會穩定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2025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頒佈,以法律形式明確了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了“兩個毫不動搖”原則,對於鞏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全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02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從“堅持依法平等對待,保障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依法引導守法規範經營,促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不同角度明確指導意見,對於各級人民法院深入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資金支持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融資環境改善對於增強民營經濟韌性與活力,鞏固提升民營經濟助力科技創新、社會穩定、綠色發展等各方面能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平等獲得直接融資”。從實踐來看,作爲市場經濟領域的貢獻稅收、穩定就業的重要主體力量,民營企業尤其民營中小微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掣肘。從債券融資而言,據Wind資訊統計,2021年至2024年,民營企業歷年債券融資呈現持續淨流出狀態;2025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債券淨融資近500億元,但相對於國有企業逾1.3萬億元債券淨融資而言,民企債券融資能力不強局面並未扭轉。
改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環境,需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爲推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加強債券細分市場建設角度,加大債券市場支持民營經濟力度。其中包括,培育規範的高收益債券發行和交易市場,推動高收益債券大力支持各行業優質民企發展;增強債券市場“科技板”包容性,支持優質民企發行科創債券;加強面向民營企業的綠色債券市場建設,鼓勵和引導各地新能源、環保等領域重點民營企業發行綠色債券。
改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環境,還需加強民營企業信息披露建設。《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支持徵信機構爲民營經濟組織融資提供徵信服務,支持信用評級機構優化民營經濟組織的評級方法,增加信用評級有效供給,爲民營經濟組織獲得融資提供便利。”其中,信用評級機構優化民營經濟組織的評級方法,需要積極消除針對民營企業的信用偏見,徹底摒棄以所有制屬性判斷企業信用質量的觀念。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發行人需要珍視自我信譽,自覺提高信息披露主動性,確保信息披露質量和效率。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債券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也需各自遵守職業準則,努力爲民營企業債券市場營造高質量的信息披露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