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臺國際10月下旬上櫃 老董看關稅衝擊:上游供應會調整

昱臺國際董事長劉枋。(黃琮淵攝)

綜合性貨運承攬商昱臺國際將於10月下旬上櫃,董事長劉枋表示,昱臺於中南半島地區深耕已逾20年,累積深厚在地經驗與完整物流網絡,對於對等關稅衝擊,他認爲越南的關稅還是比大陸低,且美國對於「洗產地「有嚴格規定,廠商也將調整供應上游,推估對出貨影響不大,貨量也不至於有太大沖擊。

昱臺成立於1994年的,爲亞太地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貨運承攬商,主要提供海運、空運、報關、卡車運輸及倉儲管理等全方位物流服務,目前營運據點涵蓋臺灣、中國、香港、越南、柬埔寨,泰國及緬甸等地,長期服務於紡織、化學品、建材等產業,並在電子資通業及跨國供應鏈的客戶羣中持續拓展。

劉枋表示,2025年上半年,產品別營收結構中以海運承攬業務爲主(93.43%),其餘(6.57%)則來自空運及內陸運輸;前二十大客戶佔總營收約爲30%,而這二十大客戶產業別比重分別爲紡織業51%、代理17%、化學13%、電子資通業8%及其他11%。

根據會計師簽證數據,昱臺國際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 10.51億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 11.48%;毛利爲 2.10億元,年增 8.65%;稅後淨利 2,769萬元,年增 6.2%,每股盈餘(EPS) 1.37元,優於2024年同期的1.29元。2025年第二季EPS爲 0.33元,較2024年同期0.67元下降,主要系因 新臺幣強勢升值,影響美元計價營收折算與匯兌損益。

累計2025年1至8月該公司公告營收爲 13.82億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 2.44%。其中,7月營收1.63億元(年減24.49%)、8月營收1.67億元(年減20.96%),主要系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及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導致部分出貨時程提前或調整,短期營收承壓。但整體來看,累計營收仍維持正成長。

劉枋表示,全球供應鏈因中美貿易摩擦與關稅政策而加速重組,大量製造業逐步從中國移轉至越南、柬埔寨及東南亞其他地區。該趨勢帶動區域進出口需求持續上升,也推升中南半島對整合物流服務的依賴度。隨着全球品牌商持續增加在中南半島的投資規模,營運動能將隨區域製造產業擴張而持續受惠。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劉枋表示,昱臺國際將持續以「區域深耕+服務多元化」爲核心策略,推進營運規模與服務升級,包括持續擴充在中南半島的營運版圖,強化既有據點的市佔與服務能量。隨着電子資通業廠商逐步往東南亞轉移,公司積極以廣泛且專業的物流服務切入電子資通產業供應鏈。

此外,昱臺國際將延續跨境陸運、特殊貨物運載等高門檻物流服務的專業性,以差異化提升毛利結構,保持領先地位。並鎖定具協同效益的產業標的進行併購,加速營收規模擴張,集團也將積極推動數位化物流管理,提升作業效率與透明度,以協助客戶因應跨國生產基地的彈性調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