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反而捧紅了這劇?

許家嫂子26條爆料動態、95小花稅務風波過後的解禁劇集……內娛的輿情風暴與影視作品的命運從未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互相成就又互相毀滅。

作者| 豆豆

編輯|晶晶

排版| 蘇沫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發佈初始時間:2025年8月27日

2025年盛夏,許荔莎的26條爆料動態將《子夜歸》推向熱度巔峰,創造了2025年騰訊視頻開播劇集最快破24000紀錄。成毅的《赴山海》,儘管預約量突破960萬,卻遲遲未能播出。宋祖兒則從稅務風波中“奇蹟般”重返熒屏,《無憂渡》三天播放量破9000,隨後《折腰》趁熱打鐵擡上來,再創佳績。

這些事件不再是孤立的娛樂新聞,而揭示了娛樂圈輿情與劇情之間日益複雜的共生關係。

01

許凱與田曦薇主演的《子夜歸》堪稱2025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該劇僅播6集就衝上熱榜第一,熱度輕鬆突破26000。然而更具戲劇性的是,前女友許荔莎的爆料事件反而助推了劇集的熱度。

2025年8月22日,許荔莎突然發文爆料許凱的種種往事,隨後她在8小時內連發26條動態,引發網友的紛紛討論。

這場輿情風暴本該對《子夜歸》造成負面影響,但結果卻出人意料——負面輿情被轉化爲追劇動力和播放流量。大批粉絲和好奇的圍觀觀衆蜂擁而至,想從劇中尋找演員真實個性的線索,從而推高了收視率。

相比之下,成毅新劇則有不同走向。他的古裝武俠劇《赴山海》雙平臺預約量強勢突破960萬,打破了武俠劇未播前的預約紀錄。成毅在劇中一人分飾三角,製作團隊還在雲南的竹林、壺口瀑布等地搭建了327個實景場景,力求呈現“實景與水墨交融”的效果。

儘管《赴山海》數據大好、未播先火,該劇卻因某位演員的不當言論引發的輿情風波等諸多因素遲遲未能播出。這表明輿情對劇集的影響遠非簡單的好壞二分,而是在於飯圈文化、藝人名聲、資本博弈和平臺策略的複雜“遊戲”。

02

宋祖兒的迴歸復出之路則提供了另一個觀察輿情與劇情關係的視角。

2023年8月,宋祖兒因稅務問題被前公司員工實名舉報,隨即面臨品牌解約、劇集雪藏等系列困境,甚至連春晚合唱片段也被消音處理,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爭議。

然而,2025年4月,她的《無憂渡》突然毫無預警地空降播出,首日播放量破6000,次日飆升至8000,第三天直接突破9000,穩穩佔據貓眼劇集熱度榜榜首。緊接着,另一部曾被宣判“永無天日”的《折腰》也宣佈定檔4月下旬播出,意外成爲了這個夏天爲數不多的大熱古偶案例。

這個案例中,展示了劇方如何通過精準操作將負面輿情轉化爲盈利機會。

在《無憂渡》上線之初,通過控制輿論發酵,避免了負面新聞的過度擴散。而《折腰》則藉助央視的權威背書,進一步淡化了宋祖兒身上的負面信息。

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風向,與某些“劣跡藝人”的“一刀切”不同,內娛對爭議藝人的處理正在變得更加精細化,通過可控風險的策略,以作品試水公衆輿論,最終實現形象重塑。

03

孟子義的崛起則展示了作品口碑如何改變演員形象。作爲一個在綜藝裡因爲“情商低”和“音癡”表現出圈的藝人,一開始觀衆對她的關注點並不是演技。

而去年,孟子義卻擁有了演藝生涯第一部爆款古偶作品——《九重紫》。

她在劇中飾演女主竇昭,從年少失母到最終掌控自己命運,成功塑造了一個清醒的大女主形象。該劇的大爆讓她後面好餅不斷,作爲女主的待播劇有《尚公主》《百花殺》《三線謎回》等,實現了從配角到主角的完美逆襲。

所以,作品的成功,是藝人最好的翻盤機會。即使有過負面輿情,只要有口碑熱門作品輸出,觀衆似乎總是願意再給其一個機會。

這讓人聯想到近期虞書欣的輿情風波。她在2016年參加《一年級·畢業季》時的言行被考古,相關熱搜不斷。

這場風波看似偶然,實則是因長期積累的粉絲矛盾和對立情緒而引發。

虞書欣的待播劇有《燦如繁星》《雙軌》等,尤其是《雙軌》,劇中融合了賽車、僞骨科情感線等元素,被視爲虞書欣轉型“清冷御姐”的關鍵作品,被平臺列爲2025年重點劇集,預計承接暑期檔後熱度。

然而,現在的情況可能會複雜得多。《雙軌》拍攝期間曾經歷導演更換、劇組爭議等波折,加上虞書欣目前的輿情危機,劇集的前景被蒙上了一層紗。

04

通過這些案例,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娛樂圈輿情與劇情互補共生的啓發。

負面輿情不一定致命,關鍵是如何轉化和利用。許凱的《子夜歸》和宋祖兒復出即大熱的《無憂渡》《折腰》等例表明,負面輿情不一定對劇集產生致命影響,甚至可能被轉化爲播放流量。資本和團隊的精明操作可以逐漸淡化演員的負面形象,兵行險着,甚至能將危機變成機會。

作品質量是輿情反轉的終極武器。孟子義的成功表明,無論演員有多少負面新聞,只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優秀作品以及話題度,總能夠重新獲得觀衆的認可。作品是演員最好的“洗白劑”,也是維持長久職業生涯的根本。

觀衆對不同負面輿情的容忍度存在差異。比較宋祖兒和其他案例可以發現,觀衆對於不同性質的負面輿情容忍度是不同的。藝人和團隊的態度和表現也很重要,宋祖兒在被雪藏期間低調行事、靜待時機,復出後趁着劇集熱度小心地在觀衆面前刷好感度,態度謙遜。而也存在一些藝人因應對輿情的手段不足,進一步加劇了被網友“討伐”的情況出現,這也反映了大衆價值判斷的複雜性。

從宋祖兒的復出可以看出,官方對爭議藝人的處理正在變得更加精細和精準。通過先試水、再試探、繼而全面復出的策略,能夠儘可能減少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

輿情管理已然成爲娛樂圈核心競爭力。經紀公司對於許凱輿情危機事件的處理表明,輿情管理已經成爲藝人團隊的業務水平核心考覈標準。如何應對危機、如何引導輿論、如何淡化負評,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藝人能夠走多遠。

輿情需要劇情作爲載體和表現,劇情需要輿情作爲推廣和反饋。健康的發展模式是讓作品質量說話,讓藝人以實力證明價值,而不是本末倒置,過度依賴營銷和公關。

從今年的影視作品情況可以看出,如今的觀衆審美閾值提升、口味越發刁鑽,尤其是Z世代觀衆,他們自我意識超強,喜歡真實、獨特、有個性的人事物,這對未來娛樂圈的運作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終,決定一個藝人命運的,不是資本也不是輿情,而是觀衆,他們用點擊量投票,用口碑定生死。在這場輿情與劇情的共生關係中,唯有真誠與實力纔是永恆的王牌。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聯繫郵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衆號lD:siwei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