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線|貿易戰擔憂再度加劇,美股反攻行情“戛然而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隨着投資者對貿易戰的擔憂再度加劇,過去一週,美股三大指數累計跌幅均超過2%,納指跌2.47%,標普500指數跌2.61%,道指跌2.47%。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建議從2025年6月1日起對歐盟產品直接徵收50%的關稅,而如果產品在美國製造或生產,則無需繳納關稅。歐盟設置了強大的貿易壁壘、徵收增值稅、企業罰款、非貨幣貿易壁壘、貨幣操縱、針對美國公司不公平且不合理的訴訟等。同一天,特朗普還表示,對不在美國生產的手機制造商徵收25%的關稅,將在6月底前對蘋果公司和三星徵收關稅。
受關稅消息衝擊,上週五標普500指數收跌0.67%,報5802.82點,連續四天下跌;納指跌1%,報18737.21點;道指跌0.61%,報41603.07點。
不過,目前有限的跌幅顯示,市場目前並不完全相信美國會在6月1日對歐盟加徵50%的關稅,“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仍在觀望這些威脅落地的可能性。
不確定性高懸
面臨關稅不確定性,美國經濟籠罩在滯脹陰霾下,9月前美聯儲或不會下調利率。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表示,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對經濟前景有更好了解。“我們不可能在六月份就明白這裡發生了什麼,七月份也不會。這將是一個收集數據、獲得更清晰圖景並觀察事態發展的過程。”美聯儲接下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6月、7月和9月舉行。
與此呼應的是,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Bostic強調了對通脹的擔憂,認爲可能需要等待三到六個月才能看清局勢將如何演變,今年可能只降息一次。“鑑於我們兩大使命的軌跡,我對通脹方面感到非常擔憂,主要是因爲我們看到預期正以令人擔憂的方式變化。”
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對記者表示,投資者對降息的預期開始回落。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將降息2次,但都聚集在下半年,未來就業和通脹數據尤爲重要,如果就業數據或通脹數據沒有大幅下滑,上半年降息的概率不高。市場仍在期待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美股。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提醒,特朗普政府關稅的全面影響尚未顯現,即使按照目前的水平,關稅也“相當高”。他進一步警告稱,關稅帶來諸多風險,滯脹的發生概率“可能是市場預期的兩倍”。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在最近一輪下調後,關稅仍然很高,這對美國企業不是個好消息。方德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弛對記者表示,關稅肯定會對企業盈利產生衝擊,目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約30%—40%的營收來自於海外,10%的關稅可能會對整體盈利帶來3%的負面拖累,短期內盈利確實有一定的壓力。
在滯脹陰霾的衝擊下,戴蒙警告稱,市場目前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盈利預期過於樂觀。他預計,隨着企業在不確定性下削減或撤回業績指引,這些盈利預測將進一步下降。“年初大家預測的盈利增長是12%左右,而六個月後可能會降到0%。一旦盈利預期下調,市盈率也會下降,股價自然會受到影響。”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Lisa Shalett也提醒,由於美國大型上市公司收入增長放緩和獲利動能減弱,美國股市從上個月的大跌中強勁反彈的勢頭即將“熄火”。Shalett還認爲人工智能的漲勢正在失去動力,她建議投資者現在對科技股獲利了結,並重新配置下一波受益者的敞口。由於行業放松管制,她認爲金融、能源和某些醫療保健公司的股票將上漲。
美股壓力難消
在美股面臨逆風之際,本週“AI賣鏟人”英偉達的業績成爲影響市場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英偉達將於5月28日美股盤後公佈第一財季業績報告。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預計,英偉達營收預計將增長逾66%至433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料將躍升44%至0.88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英偉達的營收增長了262%,每股收益增長了461%。
2025年英偉達面臨多重逆風,在DeepSeek推出一款功能強大且成本低廉的人工智能模型後,人們開始懷疑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花費的鉅額支出是否合理;還有跡象顯示,英偉達最大的客戶之一微軟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投資可能會放緩,這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擔憂;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也打擊了英偉達。
RFG Advisory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裡克·韋德爾警告稱,這種關稅緊張局勢緩和與升級交替出現的“過山車式”波動,很可能成爲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常態。投資者必須明白,這個問題很可能會持續到本屆美國政府任期結束,不要被任何虛假的安全感所麻痹。
美國經濟已經在高利率、高增長、通脹中樞擡高的環境中發展了幾年,張弛提醒,融資成本的提高會讓更多企業選擇降低槓桿,減少利息支付,盈利預期增速也會慢慢下降,預計未來5年美股的回報率會從之前的15%—20%下降至5%—10%區間。
鑑於美股估值已經不低,未來投資者或許會更青睞其他資產。王昕傑表示,目前美股的估值回到了21倍以上,相較於其他國家仍然過高。如果貿易談判出現進展,美股可能仍然有短期的上漲空間,未來進一步的表現要視關稅談判的進展。從更長的維度來看,談判雖然在進行,但不排除其中的複雜性和波動性,在美聯儲不會預防式降息的背景下,疊加美國債務供給壓力,他建議倉位集中在美股的投資者可以乘着美股反彈去做進一步的倉位平衡。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會議(JPMorgan Global Markets Conference)對來自45個國家的投資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傾向於看好歐洲,36%的人預計歐洲股市將在2025年成爲表現最好的資產,只有17%的人押注美國股市將佔據主導地位。
展望未來,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則預測,新興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牛市”。“美元走軟,美債收益率衝頂,中國經濟復甦……沒有什麼比新興市場股市前景更好的了。”
全球財經日曆
週一(5月26日)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發表畢業致辭、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柏林赫爾蒂學院發表講話、美股休市一日
週二(5月27日)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發表講話、歐元區5月經濟景氣指數、美國4月耐用品訂單、美國5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
週三(5月28日)
新西蘭聯儲公佈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聲明、第39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舉行、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參加日本央行金融研究所會議的小組討論
週四(5月29日)
美聯儲公佈5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修正值、韓國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南非央行公佈利率決議
週五(5月30日)
加拿大3月GDP、美國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美國5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
週六(5月31日)
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參加一場問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