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貿易商大額資金往來存疑 金力泰遭監管問詢
中經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7月8日,金力泰(300225.SZ)因2024年年報相關問題,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關於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的監管問詢函》。
金力泰本應在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但直至7月2日才完成披露。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金力泰2024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對其2024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上海證監局此次問詢主要聚焦於金力泰與相關貿易商(供應商)大額資金往來事項和股權投資事項。
金力泰證券部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上海證監局問詢,公司後續會進行公告回覆。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上海證監局問詢函顯示,金力泰與相關貿易商大額資金往來存在異常情況。其一,金力泰存在以戰略備庫預付款名義將資金轉出至相關貿易商後,貿易商又在鄰近時間點將相近金額轉出至非供貨主體的異常情形,且部分貿易商實際經營場地及規模與其簽訂的採購協議金額嚴重不匹配;其二,轉出資金與實際採購金額嚴重不成比例。2024年,金力泰戰略備庫預付款發生額及取消合作轉回款項均超過9億元,但實際採購金額僅2900餘萬元;其三,金力泰與相關貿易商的資金往來呈現季度初轉出和季度末轉回的顯著特徵,累計轉出金額與轉回金額大體相當,資金存在以戰略備庫名義轉出後被關聯方佔用的重大風險。
上海證監局要求金力泰覈實說明,2024年度與芮奈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江西尚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悅芮貿易有限公司等8家貿易商的大額資金往來是否均涉及非經營性資金佔用;若涉及,需說明最終資金佔用主體、用途、規模及對應餘額,並對2024年以前年度類似業務進行自查並說明情況。此外,還需解釋上述主體與公司的具體關聯關係,是否由同一主體控制,以及相關資金實際用途。同時,說明2025年是否仍然存在向相關貿易商轉出及轉回資金情況,以及相關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繼續發生的原因及合理性,並列表說明2025年以來至2024年年報披露日相關資金往來發生情況。
在股權投資事項上,金力泰也存在疑點。2024年4月,金力泰收到石河子怡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石河子怡科”)償還的首次股權回購款1.3753億元后,隨即以戰略備庫採購名義將資金轉出至相關貿易商,資金去向不明且存在異常;2024年9月,金力泰以3.23億元第二次收購怡鈦積科技34%股權,但交易對手方廈門怡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收到款項後立即將其中3.07億元轉出,資金流向主體存在異常。監管認爲,金力泰存在將股權交易款通過通道方流向最終資金佔用主體的重大風險。
對此,上海證監局要求金力泰說明,石河子怡科向公司償還首次股權回購款1.3753億元的真實性,相關交易是否構成虛假回款,並對相關定期報告財務報表列報科目和金額的準確性進行說明。同時,說明金力泰與廈門怡科股權交易的商業實質,財務報表列報科目及金額的準確性,支付股權收購款的資金來源,是否與金力泰披露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存在關聯,轉出股權交易款3.23億元的支付方式、進展及後續去向,本次股權收購是否與前述收回股權回購款構成一攬子交易,是否涉及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等問題。此外,金力泰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也被要求對上述事項進行關注覈實並對相關資金往來的性質認定發表明確意見。
回顧金力泰近幾年的業績,可謂跌宕起伏。2021—2022年,受宏觀市場環境的影響,下游市場需求放緩,再加上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金力泰經營承壓,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滑,淨利潤也陷入虧損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金力泰實現營業收入8.58億元,同比下降3.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1億元,由盈轉虧;2022年,公司營收進一步降至6.47億元,同比下降24.60%,淨利潤爲-1.06億元。
不過,在2023年,金力泰的業績出現了轉機。當年,汽車行業產銷兩旺,塗料需求重振。金力泰實現營業收入約7.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3.32萬元,實現扭虧爲盈。
進入2024年,金力泰延續了向好的發展態勢。當年其實現營業收入7.32億元,同比雖微降0.44%,但歸母淨利潤達到3091.06萬元,同比增長115.66%;扣非淨利潤2464.24萬元,同比增長123.05%。
金力泰方面表示,盈利得益於綜合毛利率的增長和有效地把控並優化各項成本。從經營活動現金流來看,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09億元,而上年同期爲-1002.21萬元,這表明公司的資金回籠情況得到了顯著改善,經營活動的資金狀況趨於穩定。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