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偏少、提前出梅、氣溫高1-2度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今年將迎2個或更多臺風
4月22日,上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馬堅泓做客"2025民生訪談",直面市民關切的極端天氣防範問題。 針對 2024 年 52 個高溫日創歷史次高、"貝碧嘉"" 康尼 "等颱風頻發的嚴峻挑戰,馬堅泓透露,2025 年上海氣候將呈現" 總體偏暖、降水不均 " 特徵。 預計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 1-2℃,梅雨季雨量減少且可能提前結束,高溫日數或進一步增多;颱風方面,初步研判影響上海的颱風約 2 個或更多,需警惕後期路徑異常風險。 爲應對複雜氣候形勢,上海正構建 "精準研判 + 科技賦能" 雙輪驅動機制:一方面,與氣象、水務等部門建立滾動會商,細化汛期天氣預測;另一方面,創新 "政府 + 企業" 預警模式,在保持政務短信 2 小時覆蓋 2000 萬市民的基礎上,聯合滴滴、美團、高德等互聯網平臺,通過強制彈窗、實時路況標註等技術實現極端天氣預警 "秒級觸達"。 "去年我們經歷了 52 個高溫日、4 次颱風侵襲,這些教訓倒逼我們升級應對體系。" 馬堅泓強調,全市 1450 餘個應急避難場所正按規範化標準改造,極端天氣應對將從 "剛性執行" 轉向 "彈性管理"。紅色預警嚴格落實 "六停",橙色及以下預警則分行業細化措施,既保障安全又減少社會運行影響。(東方網·縱相視頻 汪偉秋 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