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裝潢的房比較好賣?專家「要有適合出場策略」:成本早都算在房價裡
裝潢示意圖/ingimage
很多人問我:「現在賣房子,要不要裝潢?」 我的回答通常不是 Yes or No,而是:「你想怎麼賣?」銷售的價錢跟整理的時間,還有所有的成本都要算進去。
這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現實難題。
有人說:整理一下才有好印象;有人說:反正買家都會打掉重做;有人覺得不裝潢好像顯得沒誠意;也有人說裝潢了還要被嫌「這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真相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只有合不合你這間房的「出場策略」。
但如果你願意參考看看,我會這樣拆給你看:
不用裝潢的情況
裝潢整理比較有幫助的情況
裝潢,有些人真的不是爲了賣錢。很多屋主是自己住多年,慢慢裝潢出來的。用的是自己喜歡的材料、喜歡的顏色,甚至從設計、動線到收納都費盡心思。這種房子,對懂得欣賞的人來說,是有溫度、有靈魂的空間。
但它也更吃「緣分」。因爲你遇到的可能不是那個剛好也喜歡這種風格的人。所以,這種物件更需要被對的方式呈現,不能只是掛在網路上,而是要讓人「感覺得到你住在這裡的故事與心意」。
現在的裝潢,早就不是小錢了,這幾年你可能也發現了:
不論是簡單裝修、風格裝潢,還是你覺得「不合口味」的設計,背後其實都是一筆真金白銀的投入。即便是投資客的快進快出,他們都花費了比以前更多的裝修成本,品質的話,可能要現場看才知道,也不一定所有的投資客都是壞人,有的人品味還不錯。
所以你看到的裝潢:不是白送的、不是附贈的、它的成本,已經算在房價裡了。你可以不愛這風格,但你不能不理解這背後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不是豪華或便宜,而是「你這間房,現在有沒有被好好對待?」
一間房子可以不用裝潢,但不能讓人走進去就覺得被遺棄。可以不設計成樣品屋,但要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可以住的地方」。
很多成交,是因爲買方感受到那股能量,他不一定說得出來,但會心裡想:「我住在這裡,好像很符合我想要的生活。」這樣無論有沒有裝潢,都可以直接正中他的心。
我的建議很簡單:如果你想裝潢,我會陪你找出最划算、最有感的策略,還有設計師團隊。
如果你不想裝潢,那讓我們一起把房子整理乾淨,給買方看到最原始的樣子,在買賣誠實交易的原則下,缺點優點都直說,對雙方都是蠻好的策略,不但可以避免後續的糾紛,也可以不用浪費彼此的時間。
◎本文內容已獲 Kori的選屋筆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