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城房價同比跌幅收窄 “好房子”成市場重要支撐

中經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但同比降幅整體繼續收窄。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當前市場正處於“止跌回穩”的複雜築底階段,過程雖長,趨勢未變。從同比視角看,70城新房及二手房價格同比跌幅均持續收窄,觸底態勢日益清晰。

房價環比仍下降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跌幅由5月的-0.2%擴大至-0.6%,連續第三個月下行。二手房市場同樣寒意未消,價格環比跌幅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0.7%的深度區間。

細觀新房數據,跌幅擴大主要源於一線城市的顯著拖累。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0.4%,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3%、0.5%和0.6%。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3%,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李宇嘉分析稱,這主要因爲一線城市新規劃設計的高品質產品憑藉突出的綜合性價比與質價比優勢,對非新規項目形成強烈衝擊。後者爲求生存,不得不降價促銷。

同時,新規產品供應量增加也帶來了新問題。同質化競爭加劇,供應規模迅速擴大,市場開始出現優惠銷售的跡象。此外,6月本就是傳統銷售淡季,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在地方財政補貼等政策刺激下,多地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創下新高,部分需求屬於提前釋放。

二手房市場則延續了深度調整態勢。6月7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7%,跌幅與上月持平,但一、二、三線城市跌幅均連續第三個月擴大。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0%、0.7%、0.7%和0.5%。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6%,降幅均擴大0.1個百分點。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一方面,新房市場新規優質產品持續分流需求,導致二手房市場掛牌量顯著上升,供需關係進一步失衡。另一方面,居民住房改善需求明顯升溫,換房意願增強,市場上“急售”現象增多,業主降價動力加大,成爲價格持續下跌的推手。

築底進行時

儘管環比跌幅擴大,但市場底部特徵正逐步顯現。李宇嘉強調,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必然是一個過程,中間出現反覆是正常現象。這受到政策落地節奏、消費季節性波動、二手房掛牌量變化,以及居民收入和就業基本面等多重複雜因素的綜合影響。

關鍵信號在於“量在價先”的規律正在應驗。經歷前期連續三年的深度回調,當前新房銷售面積和金額的同比跌幅已收窄至個位數水平。銷售量的觸底企穩,預示着價格底部有望緊隨其後形成。

從市場走勢來看,下半年高品質項目入市有望帶動核心城市新房市場保持平穩,但居民收入預期以及市場整體優質供給仍偏弱,同時重點城市中二手房對新房“替代效應”仍較明顯,預計城市之間及項目之間分化行情將延續,“好城市+好房子”具備結構性機會,而市場全面止跌回穩仍需政策進一步加力。

政策方面,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指出,7月以來,核心城市繼續優化房地產政策,如北京、廣州、南京、大連等地從提高額度、優化提取、延長還款期限等方面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其中廣州支持“商轉公”,北京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同時,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調研組赴廣東、浙江兩省調研時強調各地要切實扛起責任,充分用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自主權,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要加快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滿足人民羣衆新期待;要多管齊下穩定預期、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預計下半年各級政府將全力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