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A股公司將“摘星脫帽”,投資仍需注意這些風險
隨着年報披露季結束,A股市場迎來一批上市公司“摘星脫帽”。
*ST有樹(300209.SZ)將於5月13日開市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有棵樹”。
在這之前,文投控股(600715.SH)、新寧物流(300013.SZ)、漢馬科技(600375.SH)、和展能源(000809.SZ)、天創時尚(603608.SH)、理工導航(688282.SH)、恆宇信通(300965.SZ)等公司在今年“摘星脫帽”;ST寧科(600165.SH)實現“摘星”;新疆浩源(002700.SZ)、永悅科技(603879.SH)、曙光股份(600303.SH)、步步高(002251.SZ)、山東墨龍(002490.SZ)等公司實現了“脫帽”。這些公司撤銷風險警示,多數是因爲財務指標改善,還有部分是因爲資金佔用及相關內控問題完成整改。
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提交了撤銷風險警示的申請,包括*ST傲農(603363.SH)、*ST威帝(603023.SH)、*ST東園(002310.SZ)、*ST農尚(300536.SZ)、*ST科新(600234.SH)、*ST信通(600289.SH)等。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意味着A股市場逐步從“被動出清”向“主動優化”轉型。“摘星脫帽”是上市公司風險化解的積極信號,但投資者需穿透表層財務數據,重點關注收入真實性、行業競爭格局及管理層治理能力。
也有業內人士認爲,“摘星脫帽”不等於風險完全出清,撤銷風險警示主要表明企業面臨的特定風險情形得到階段性化解,並非“一勞永逸”解決公司的全部問題。投資者要綜合判斷上市公司基本面和風險化解進展等情況,不宜盲目追逐“摘星脫帽”概念。
多家公司已“摘星脫帽”
*ST有樹股票於5月12日開市起停牌1天,並於2025年5月13日開市起復牌,同日該公司股票也將“摘星脫帽”。
該公司去年被“披星戴帽”是因爲2023年末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爲負值,同時,該公司2021年度~2023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均爲負值,且2023年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ST有樹2024年末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9.25億元,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顯示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情形已消除。由此,該公司同時“摘星”和“脫帽”。
與之類似的文投控股則已於5月6日“摘星脫帽”。該公司也是因淨資產爲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同時202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通過司法重整剝離低效資產,2024年末歸母淨資產由負轉正,從而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年審機構對該公司2024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使得該公司也不再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
新寧物流此前也是因爲同樣的原因被“披星戴帽”,之後該公司採取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式,引入國資控股股東,通過改善經營狀況、化解債務風險等方式,最終實現2024年末淨資產轉正,且審計師對該公司2024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從而於5月6日“摘星脫帽”。
除了上述公司外,漢馬科技、和展能源、天創時尚、理工導航、恆宇信通等公司在今年“摘星脫帽”。
其中,理工導航、恆宇信通此前均因爲2023年度扣非後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2024年度兩家公司營收均超過1億元,恆宇信通扭虧爲盈,從而被“摘星脫帽”。
還有些公司則是僅“摘星”或者脫帽。ST寧科在5月6日實現“摘星”,該公司及子公司於2024年5月進入預重整階段,其中子公司已進入重整階段,2024年財報被出具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不再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但由於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仍未有效恢復,股票被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新疆浩源、永悅科技摘帽源於資金佔用及相關內控問題的整改。其中,新疆浩源發現存在控股股東資金佔用情況後,交易所多次發函明確監管要求,證監會和交易所也相繼作出了行政處罰和紀律處分。之後,該公司全額追回佔用資金,並完成相關整改工作。
此外,曙光股份、步步高、山東墨龍等公司也實現了“脫帽”。
田利輝分析稱,部分公司通過業務調整、債務重組或資產優化實現基本面改善。同時,交易所重點關注營業收入真實性、持續經營能力等核心問題,倒逼公司規範財務披露。2024年年報問詢中,多家ST公司因回覆問詢後符合條件而“摘帽”,反映出監管對財務報表質量嚴格篩查。
投資仍需注意這些風險
除了已經“摘星脫帽”的公司外,還有些上市公司提交了相關申請,等待審批中。
*ST信通便於5月9日晚間發佈公告稱,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部分其他風險警示,該公司2024年度財報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且營收超過3億元,淨資產超過6億元。但是該公司尚存在違規擔保尚未最終解決,股票將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ST傲農、*ST威帝、*ST東園、*ST農尚、*ST科新等上市公司也提交了撤銷風險警示的申請。
其中,*ST科新、*ST威帝申請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是因爲兩家公司2024年均實現了扭虧爲盈,同時*ST科新的營收超過了3億元。
在業內看來,不管是已經“摘星脫帽”的公司,還是已經申請處於審覈流程中的公司,相關風險警示的撤銷,並不等於風險完全出清,撤銷風險警示主要表明企業面臨的特定風險情形得到階段性化解,並非“一勞永逸”解決公司的全部問題。
“撤銷風險警示後,投資者仍需警惕財務真實性風險、持續經營能力風險和市場預期與股價波動風險。”田利輝認爲,部分公司可能通過調整收入構成或確認時點虛增營收,需覈查其業務可持續性;部分公司按要求整改後雖“摘帽”,但治理能力是否實質性提升需長期觀察;部分公司僅通過短期財務調節達標,而非實質性改善經營能力,要警惕“摘帽”後又因經營惡化被重新ST。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近期ST板塊指數漲勢不俗。根據Wind數據,自4月9日階段性低點以來至5月12日,ST板塊指數累計上漲13.87%。
“ST板塊指數近期上漲可能包含市場對‘摘帽預期’的過度反應,短期波動風險較高。”田利輝認爲,當前投資ST板塊需關注政策風險、估值背離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三大核心問題。
他具體分析稱,2024年退市新規強調財務指標與交易類指標雙約束,ST公司若無法持續達標,可能加速退市。部分ST公司市值修復依賴市場情緒而非業績支撐,業績改善的可持續性嚴重不足,存在估值泡沫化下的回調壓力。
“對ST板塊的投資應避免盲目追逐‘摘帽概念’,需結合公司長期戰略、現金流穩定性及行業前景綜合判斷。”田利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