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點數淪洗錢工具 民代籲監管
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右二)、劉美芳(右一)、林金結陪同《全球詐騙天堂》作者艾林(左二)開記者會,揭露自身在臉書販售商品遭詐,匯款至遊戲點數公司帳戶,最終無法追回的經歷。圖/議員林國春辦公室提供
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劉美芳、林金結昨陪同作家艾林出席記者會,艾林談到,她遭詐騙引導至某知名遊戲平臺帳戶「儲值」,報警與圈存後,平臺卻拒絕配合查帳,司法最終也未支持她的請求,只能自己承受。
艾林說,這類儲值平臺無實名制、無金流紀錄也無法可管,導致受害者就像被合法詐騙,政府和企業都沒人負責,政府急需修補制度,盼別再有下一個受害者。
議員呼籲政府要正視此議題,訂定「遊戲點數管理辦法」,將點數交易平臺納入金流監管、成立跨部會處理平臺、推動平臺實名制、金流留痕與異常申報等機制。
「遊戲點數平臺早已擔負大量資金流通角色,卻未被納入任何監管框架。」林國春指出,這些平臺就像無照虛擬銀行,但當民衆受害想追金流時,卻沒有任何法律、部會能有效監管,放任金流漏洞的結果,是政府的監理機制形同自廢武功。
林金結說,企業拒絕配合司法調查,往往以「保護個資」爲由拖延或封鎖資料,反而讓詐騙集團更爲囂張。被害人報案被踢好幾個單位,企業只要一句話就不配合,這不是制度落差,是對正義的羞辱。他主張主管機關應賦予檢警直接查覈的權限,避免企業成爲打擊詐騙的絆腳石。
「不能因爲法規空白,就放任市場自由運作,最後受害的是民衆。」劉美芳說,任何能匿名轉移資金的載具,若沒有金流紀錄與申訴機制,就是合法犯罪的工具。
議員疾呼,政府應訂定「遊戲點數管理辦法」,將點數交易平臺納入金流監管;成立跨部會處理平臺,設置受害者申訴與金流調查專責窗口;推動平臺實名制、KYC審查(企業確認客戶身份的程序)、金流留痕與異常申報等機制,強化洗錢防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