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濰”丨綠茵場上傳奇起 “V超”爲濰坊注入熱愛與發展雙動能

當近3萬名觀衆的歡呼聲穿透濰坊奧體公園的夏夜,當快遞小哥與種菜能手在綠茵場上並肩奔跑,2025年濰坊市足球超級盃賽(V超)的開幕,早已超越一場體育賽事的意義。這場全省首個地級市全域主客場制足球賽,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不僅激起全民參與的漣漪,更盪漾出城市發展的新波紋。

草根球員的奔跑,跑出了最動人的城市共鳴。480名本土球員的身份清單,是一幅鮮活的濰坊民生圖景:工人放下扳手、教師暫別講臺、快遞小哥停下單車,他們脫下工裝換上球衣,爲的不是職業榮譽,而是“故鄉之名”。看臺上,搖蒲扇的奶奶跟着節奏拍手,吹喇叭的孩子蹦跳吶喊,這些充滿煙火氣的畫面,讓足球從精英賽場走入市井生活。當濰城區隊3比1戰勝奎文區隊的哨聲響起,勝負之外,更珍貴的是全城人因同一場熱愛而凝聚的情感紐帶——這種紐帶,正是城市向心力最生動的註腳。

60場比賽的賽程,鋪就了“體育+”的發展新賽道。V超的巧思,在於它不滿足於“比賽結束人羣散場”的傳統模式。近三個月的賽事週期裡,商戶展銷、旅遊體驗與觀賽無縫銜接,讓“體育+消費+體驗”的多元生態落地生根。當球迷爲球隊吶喊後,轉身就能品嚐本地小吃、選購特色農產、規劃周邊遊線路,賽事便成了激活消費的鑰匙。更深遠的是,16個縣市區通過賽事打破壁壘,風箏文化與非遺技藝同臺展示,旅遊資源與農產品優勢互補,這種全域資源共享的模式,讓一場足球賽成爲推動文旅融合的“催化劑”。

從草根球員的汗水到城市發展的藍圖,V超的價值在於它證明:最樸素的熱愛,能生長出最堅實的發展動能。當普通人在賽場上找到歸屬感,當城市在賽事中打通資源脈絡,這場足球賽早已成爲觀察濰坊的一個窗口——在這裡,體育是民生的溫度計,也是發展的指南針。未來三個月,60場比賽還將續寫更多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V超帶來的不僅是進球與歡呼,更是一座城市對“如何讓生活更美好”的生動作答。

閃電新聞記者 王亮家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