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諸城:精準施策 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爲
諸城市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強化精準摸排、精準教育、精準引導,堅持動態管理、多重聯動、示範帶動,推動流動黨員管理在日常、作用發揮在經常。
摸清底數強陣地爲“飛雁築巢”
推行“支部每月排查、黨委每季複覈、市級每半年備案”機制,藉助信息化平臺抓好流動黨員登記、接收工作。成立京滬深青4個流動黨員黨組織,聯絡服務240餘名流動黨員,推動信息共享、項目共建、人才共用。打造19處“暖流驛站”,建立驛站專職人員、支部班子成員、流動黨員“1+1+1”包聯機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送學補學常賦能助“羣雁成長”
線上建立226個流動黨員學習交流羣,定期推送主題黨日、黨內集中教育等學習資料。實行支部班子成員與流動黨員“1對N”結對聯學模式,及時掌握工作、思想動態。線下抓住流動黨員節假日集中返鄉契機,組織參加集中補學、現場教育活動。2024年累計組織返鄉集中補學、現場教育等51次,930餘人次參加學習活動。
融入他鄉助家鄉促“歸雁反哺”
常態化開展“在外有作爲、回鄉顯擔當”行動,定期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當好推介家鄉的“紅娘”,先後提供招商引資、返鄉創業線索30餘條。在“鴻雁歸鄉”行動的號召下,百尺河鎮流動黨員張世龍從青島返鄉擔任張家蘭子黨支部書記,牽頭成立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2024年實現集體增收10.66萬元。(大衆新聞記者 張鵬 通訊員 李奎元 任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