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叕一款新機官宣:2月25日,正式發佈

真我Neo7 SE評測:中端機皇的“續航神話”還是“營銷奇蹟”?

隨着2月25日真我Neo7 SE的正式發佈,又一款主打性價比的中端機型闖入了人們的視野。

作爲真我Neo系列的最新成員,這款手機究竟能否延續前作的優良口碑,成爲新一代的“真香機”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剖析這款新機的方方面面,看看它是否值得你的購買。

1.外觀設計:工業風格彰顯個性

真我Neo7 SE採用了獨特的工業風格設計,後蓋帶有線條和螺釘元素,頗具機械感。三種配色分別爲蒼藍機甲、白翼戰神和暗鎧鐵騎,雖然名字略顯中二,但整體設計語言確實別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手機支持IP69+IP68+IP66全方位防水,在同價位產品中算得上是佼佼者。機身採用了鎧裝架構和金屬結構,提升了抗摔能力。這也導致了機身重量和厚度的增加,單手操作可能會有些吃力。

個人點評:雖然外觀設計風格鮮明,但200g+的重量和8mm+的厚度在當下輕薄風盛行的市場中略顯笨重。如果你喜歡輕薄手感,可能需要慎重考慮。

2.屏幕表現:護眼當道,但仍有提升空間

Neo7 SE配備了一塊6.78英寸的LCD屏幕,分辨率爲2460x1080。雖然不是OLED,但官方稱其亮度可達6000nit,支持全亮度類DC調光,對於喜歡長時間使用手機的用戶來說是個福音。

在高端OLED屏幕普及的今天,LCD屏幕在色彩表現和對比度上難免有所不足。實測中,戶外陽光下的可視性表現一般,色彩還原也略顯平淡。

科技小課堂:類DC調光是一種屏幕調光技術,通過高頻PWM調光來減少頻閃,有效緩解長時間使用造成的視覺疲勞。

3.性能表現:中端芯片的極致發揮

搭載聯發科天璣8400-MAX處理器的Neo7 SE,在AnTuTu跑分中達到了約88萬分的成績,對於中端機型來說確實不俗。

日常使用流暢度良好,但在運行大型遊戲時可能會遇到一些瓶頸。

值得稱讚的是,真我採用了7.7K超大單層VC散熱系統,在長時間高負載下的溫控表現優於許多同價位產品。但在極限場景下,仍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性能降頻。

個人建議:如果你是重度遊戲玩家,可能需要考慮更高端的芯片;但對於日常使用和輕度遊戲,Neo7 SE的性能綽綽有餘。

4.攝像系統:中規中矩,適合日常拍攝

Neo7 SE後置雙攝方案,主攝爲5000萬像素索尼傳感器,支持OIS光學防抖。在日常拍攝中表現尚可,但與旗艦機型仍有明顯差距。

實拍樣張分析:

日光下:色彩還原自然,細節表現不錯

室內:噪點控制一般,高光容易過曝

夜景:有AI加持,但畫面偏塗抹

人像:邊緣切割還需優化

廣角:畸變控制不錯,但細節銳利度下降明顯

視頻方面支持4K 30fps錄製,防抖效果尚可。Neo7 SE的相機系統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日常需求,但不要對它抱有過高期待。

5.續航能力:名副其實的“續航之王”?

Neo7 SE最大的賣點莫過於其7000mAh的超大電池容量。

官方宣稱支持5年超耐用,並推出了全新的旁路充電技術。

旁路充電確實是個不錯的創新,可以在遊戲時直接給手機供電,減少發熱和電池損耗。但80W的充電功率在當前快充橫行的市場中已不算出衆。

個人觀點:雖然7000mAh確實給力,但厚重的機身是否值得這個續航提升,還需要用戶自己權衡。對於經常出差或戶外工作的用戶來說,這款手機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6.系統與功能:實用爲先,但有待精簡

Neo7 SE運行基於Android 13的Realme UI 4.0系統。界面設計比較清新,但預裝應用略多,對此我們不吐不快。系統流暢度尚可,但長期使用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卡頓。

幾個值得一提的特色功能:

GT性能引擎:針對遊戲場景優化,提供接近滿幀的體驗

蒼穹通信系統2.0:據稱可以提升弱網環境下的信號質量

AI大神輔助:智能調節系統參數,優化性能和續航

安全方面,真我提供了獨立安全芯片和隱私保護中心,但具體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7.市場分析:性價比依舊,但優勢不再明顯

Neo7 SE的起售價爲1799元,通過“國補”後最低到手價1530元,性價比依然是其最大賣點。但在這個價位段,競品如Redmi Note 13 Pro+和iQOO Z8等機型也不乏亮點。

市場前景預測:

短期內可能會有不錯銷量,但長期增長潛力有限

在線上渠道優勢明顯,線下市場仍需進一步拓展

年輕用戶羣體接受度較高,但需要加強品牌影響力

優點:✅ 超大電池容量,續航出色✅ 性價比高,性能均衡✅ 防水防塵能力強✅ 遊戲體驗優化到位✅ 旁路充電技術創新

缺點:❌ 機身偏重偏厚❌ LCD屏幕規格一般❌ 相機系統中規中矩❌ 系統預裝應用較多❌ 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適合購買的用戶:

注重續航的重度手機用戶

預算有限但對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學生黨

喜歡嚐鮮新技術的科技愛好者

不建議購買的原因:

如果你追求輕薄手感和出色外觀設計

對相機和屏幕質量有較高要求

需要長期穩定使用且不想頻繁更換手機的用戶

對廠商的建議:

進一步優化系統,減少冗餘應用

在保證大電池的嘗試減輕機身重量

加大研發投入,在相機算法和屏幕技術上尋求突破

加強品牌建設,提升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你認爲7000mAh的大電池是否值得以增加手機重量爲代價?

在類似價位,你更看重哪些方面的參數和體驗?

對於旁路充電這項新技術,你是否感興趣?有什麼想法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和使用體驗!如果你有什麼想了解的手機型號或者特定功能,也可以留言告訴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