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囤貨、有人藏現金……“關稅亂局”令美國消費者“跟不上了”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12日報道,最近,家住紐約的理查德·梅迪納的蘋果手機攝像頭壞了。考慮到關稅推動智能手機漲價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梅迪納迅速致電商家,要求購買新手機。

這名43歲男子回憶說:“我當時表示‘必須現在就換掉,把這件事辦了’。”

這反映出美國各地居民正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本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公佈全面關稅措施,美國家庭正面臨物價暴漲與消費品短缺的潛在衝擊。

有人正在努力囤貨。有人說自己對迅速發生的變化感到不知所措。還有人希望特朗普改變主意,調轉方向——鑑於政策變化的速度,這樣的希望並非完全不合理。

42歲的安娜·伍茲說:“我跟不上總統的步伐。每天都有新情況。”她兒子的夏令營最近給她發消息說,關稅可能影響T恤衫等標準服裝的定價。

伍茲說:“我的感覺是我們生活在一段不確定時期。我確實需要買些東西……什麼都在漲價。”

商店受到的直接影響比較有限,因爲許多公司預見到關稅,已經儲備了商品。

但是人們普遍預計,關稅將導致今後幾個月物價上漲,尤其是服裝、皮革、電子產品、玩具等主要在中國製造的商品。

據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美國市場的服裝價格可能在短期內飆升60%以上,基本藥品會漲價12%,食品會漲價2.6%。

該預算實驗室表示,總的來講,如果保持過去的購買習慣不變,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將因爲新關稅政策多支付大約4700美元。

據美國人工智能定位服務公司稱,在特朗普公佈關稅措施前的數週裡,美國大型零售商的客流量已經在激增。還有消費數據公司發現,特朗普公佈關稅措施後,沃爾瑪、塔吉特等賣場的銷售量立刻顯著增加。

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近日告訴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亞馬遜電商平臺的美國購買量同樣在上升。亞馬遜電商平臺上的賣家主要來自中國。

消費數據分析師邁克爾·岡瑟說:“我不確定這是否一定屬於恐慌性購物,但似乎存在廣泛的囤貨行爲。”

74歲的克里斯蒂娜·蒙託亞表示,最近幾個月,她每次買東西都會多帶一些罐頭食品和冷凍水果,因爲擔心漲價,尤其考慮到她現在依靠固定的養老金生活。

蒙託亞說:“以前買東西從來不覺得緊張。現在覺得必須買很多,因爲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

隨着關稅措施開始生效,一些企業開始要求消費者支付關稅附加費,另一些企業則迅速停止從中國進貨,規避無法覆蓋關稅成本的風險。

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的分析師本週表示,混亂局面可能在短期內導致美國市場主要由中國供應的商品出現短缺,比如嬰兒車、填色書和雨傘。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如果漲價潮來襲,美國居民會選擇更便宜的替代品、推遲購買或者乾脆不買了——這將對主要由消費支出驅動的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全美互惠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師凱茜·博什蒂安契奇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增速僅爲0.5%,而失業率將上升至5%——自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摩根大通等機構則預計美國經濟將直接陷入衰退。

在紐約購物的一些人表示,彷彿整個生活方式都要走到盡頭。

56歲的電梯機械工程師路易斯·洛佩斯表示,他非常擔心經濟形勢,已經開始把現金藏在牀墊下面。但他也提着購物袋,買了新的工作服和一雙爲夏天準備的耐克運動鞋。

洛佩斯說:“(與其等到夏天再買)還不如現在就買……趁着現在有錢。所有人的一切都會被改變。”(編譯/劉子彥)